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大年初六,尽管年味还未完全散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仁堂就已迫不及待地筹划返岗工作了。作为山东乐陵金丝小枣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他已在这片土地耕耘了三年,亲身参与并且见证了这座“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发生的产业蜕变。
曾经,由于枣疯病的肆虐和市场价格的低迷,导致农户纷纷放弃种植,乐陵的金丝小枣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山东农业大学张仁堂团队临危受命,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攻关,并成功研发出了黑化枣醋、黑枣酒等系列深加工产品,让小枣身价实现“三级跳”,实现了从“土特产”到“金疙瘩”的华丽转身。
生产中的黑枣酒。
“年前车间的生产持续到了除夕夜,当前库存已经全部售罄,正月初八将开始启动年后首批备货。”张仁堂自豪地介绍道。从腊月十四至除夕,他们的中试车间已经累计生产了2万支黑化枣醋,这些产品一上市便迅速销往山东和江苏两地的市场,其市场需求远远超过了产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下半年,乐陵当地计划建设千吨级生产线,重点打造黑化技术系列单品,预计年内可实现产值3-5亿元。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让产业升级的红利惠及了田间地头,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金丝小枣的收购价从每斤2-3元提升到了6-8元,未来甚至有望突破10元大关。
张仁堂表示,他们将持续开发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的枣制品,以增加附加值的方式反哺农业生产,从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水平。这样一来既能保障企业原料品质,又能让枣农分享到更多收益,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产业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