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南通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举行,以“新春第一会”的昂扬姿态,共谋新型工业化发展,共抓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彰显工业立市、项目为王,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的信心决心。市委书记吴新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周伟文,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姜永华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雷宣读表扬决定。
过去一年,南通以项目支撑产业、以产业引领发展,中石油蓝海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超1600个科创项目落地实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有力支撑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增速居全国万亿城市第二位。
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不懈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更好服务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加快挺进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城市。会议指出,要唱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重头戏”,铸就南通制造新辉煌。深入实施“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更大力度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持续提升新兴产业贡献度;瞄准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更好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创新项目孵化,让更多未来产业破局起势。
会议强调,要打好项目招引提质、建设提速、转化提效的“连环拳”,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深入开展“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活动,主攻“重特大”、紧盯“专精新”,谋划招引一批引领性、支撑性、前沿性重大项目;用好“六个一”工作机制,穿透式调度推进,全力破解制约瓶颈,推动一批在手重大项目快开工、在建重大项目快竣工;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让每一个项目落得下、建得快、长得好。会议明确,要下好创新引领、跨江融合、向海发展的“主动棋”,积蓄“下一个万亿”强动能。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策源作用,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强化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让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为引领,聚焦重点产业组建一批沪苏通产业链联盟,引进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共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落户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在“融入长三角”中“支撑长三角”;锚定建设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深化海洋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构建“322X”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沿海再造一个“新南通”。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更高站位抓落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坚持创新驱动、项目支撑、集群发展,构建有特色强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以更实举措抓落实,大力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大行动,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之以恒大抓招商、猛攻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新增长点;加快跨江向海发展,打造梯度分工、链式配套的产业新格局,提升涉海科技驱动力和海洋经济支撑力。以更强合力抓落实,加强学习研究和企业服务,努力以干部的积极性带动企业家和群众等各方面积极性。期待广大企业深耕主业、做强实业,矢志创新、开放合作,为南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新动能。
会议通报表扬了2024年全市制造业发展50强等一批企业以及新开工、竣工投产项目,为2024年营收超千亿企业——中天科技集团授牌并颁发奖杯,向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如皋特高压装备产业集群代表企业授牌。
会议还发布了政策小灵通,市政府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集集团、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一批战略合作单位签约。启东市、通州区以及中天科技集团、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等作交流发言。
南通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代表共650余人参加会议,其中企业家近300人。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