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经开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布局,规划引领促集聚
做好地域空间规划,强化“一区多园”联动发展格局,实时监测工业、投资等重要指标,实现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做优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调整为“1+2+2”产业体系,即1个首位产业(新能源),2个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和电子电路),2个优势产业(智能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做实产品细分规划,完善“招商图谱”,联合北京亦庄工业研究院绘制汽车零部件产业图谱,按图索骥,紧盯产业链重点环节开展“补链”“强链”工作,紧盯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精准招商。2024年,主园区新签约项目48个,其中50亿元鹏辉新能源、42亿元协鑫集成等大项目相继签约,百亿人本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产业+创新,科技支撑提质效
培育创新主体,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引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依托数字赋能,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培育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推进企业“机器换人”,强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深化平台建设,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共建创新港科技孵化器,获得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2024年,主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数字化车间1家。
产业+政策,用心服务优环境
强化政策扶持,出台《新形势下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试行)》,在培大育强、项目招引、技改升级、科技创新、金融服务、高效集约用地、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扶持。强化政务服务,坚持精准化服务,完善全科网格包保工作机制,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常态化开展企业家座谈会、政商恳谈会、产需对接会等活动,及时解决企业诉求。高效落实惠企政策,实现“个性化定制推送”,兑现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约3.2亿元;办理企业园区贷申请,解决融资需求超亿元。(邹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