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春早,每年的新春第一会,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2月6日上午,六安市召开工业强市大会,这已是该市连续两年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开展“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新一年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有产业才有未来,有工业才有支撑。”为何要连续聚焦“工业强市”?市委书记方正在会上绘制了发展蓝图:未来一个时期,六安将打造合六同城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放在六安版“三地一区”首位,并明确提出打造装备制造、采矿冶金及新材料2个千亿产业,电子信息、食品健康、建材家居3个500亿产业以及培育5个左右年产值超百亿的工业企业目标。
关键词:培育、壮大
工业强市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六安市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上路径清晰,初步确定了装备制造、采矿冶金、电子信息、食品健康、建材家居等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三条线齐头并进,在现有产业优势基础上,不断推进延链、强链、补链。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支持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不断激发各类企业创新潜能。
关键词:融入
工业强市要找准方向、靶向发力。近年来,六安市积极融入合肥市的发展战略,力争在安徽省经济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会上提出,要深入研究分析合肥主导产业特点以及与六安市产业布局交叉点、互补性,找准六安作为空间,承接合肥产业外溢,为合肥产业配套,进一步提升嵌入合肥产业体系的精准度和契合度。
聚焦整车企业以及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做好最佳配套半径产业协作发展文章,不断提升六安市企业专业化配套能力,推动深度嵌入合肥产业链、供应链。
关键词:立体化服务
工业强市要推进立体化服务,优良的营商环境不仅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肥沃土壤,更能让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
六安市在如何做好企业服务方面也动足了脑筋,以改革“硬举措”优化“软环境”、激发新活力。2024年,市委围绕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9次,梳理96家企业建议诉求241个,已办结206个;到市开发区召开现场办公会,共收集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69个,已办结65个。
“订单贷”是六安市为辖区制造业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举措,根据制造业企业订单、应收账款多但缺乏抵质押物特点制定,贷款利率不高于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水平。(记者 谢麒麟 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