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大年初一。阳光洒在滨北街道前崔村的每一寸土地上,给这个宁静的小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与以往不同,今年的大年初一,村里没有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热闹非凡的文艺表演。村民聚集在一起,年幼的小朋友向长辈拜年,村民们也互相团拜,大家凑在一起,其乐融融。区派第一书记薛宁、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白学军、北宋社区党委书记赵中海、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公室主任冯志强等参加活动。
一大早,村民们便纷纷走出家门,朝着村里的文化广场汇聚。广场上,早已被布置得焕然一新,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喜悦。广场一侧,音响设备调试完毕,演员们正在后台紧张地做着最后的准备。
上8点半,活动准时开始。区派第一书记薛宁、北宋社区党委书记赵中海、前崔村党支部书记卜祥美依次作了发言、表态。随后,文艺演出在歌曲《欢聚一堂》中拉开了帷幕。随后,拍手操《站在草原望北京》、戏曲《马大宝喝醉了酒》,舞蹈《福到咱家》,歌曲《牡丹之歌》,合唱《小幸运》,哑剧《你有我也有》,戏曲《智取威虎山》,朗诵《家乡人的秧歌舞起来喽》、《故乡情思》,歌曲《年少的你啊》,《串烧舞》,《三句半》,戏曲《小姑贤》片段,《少儿舞》,合唱《你是我的缘》依次登场,送给村民们一场丰盛的文化大宴。“没想到咱们村的老少爷们表演的这么好,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差!”村民孟大爷高兴地说,“以前过年就知道走亲戚、喝酒、打麻将,今年村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感觉年味儿更浓了,也更有意义。”
期间,村里还为为村做出突出贡献的返乡大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在表演过程中,还穿插了移风易俗知识问答环节。主持人提出的一个个关于移风易俗的问题,村民们都踊跃回答。答对的村民还能获得一份小奖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不仅让村民们学到了移风易俗的知识,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除了文艺表演,联欢会还设置了趣味运动项目,进行了一场趣味竞赛,有踩气球、蒙眼原地走等项目。大家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在竞赛过程中,村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大家更加团结友爱。这些活动既融洽了感情,又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推动文明环保过新年。
最后,演出在全村人的大合唱《相亲相爱》中为今天的联欢会画上了为今天的联欢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圆满的句号。
表演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在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这场文艺表演,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移风易俗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村民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魅力,也让传统的春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移风易俗过大年,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文明新风尚。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希望能够引导村民们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让我们的乡村更加美丽和谐。”村支书卜祥美表示,今后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将继续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随着表演的结束,村民们带着满满的喜悦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陆续离开了文化广场。虽然没有了鞭炮的喧嚣,但这个大年初一,前崔村的年味却愈发浓郁,因为文明新风已经吹进了每一个村民的心中,成为这个春节最温暖、最动人的风景。
据了解,前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年都会在大年初一举办文艺表演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里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 齐国利 通讯员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