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相聚、辞旧迎新的欢乐时刻。然而在西海岸新区各个医院,白衣天使们依然穿梭在病床之间,用执着和坚守、热情和专业筑起守护生命的健康防线,用责任和担当为千家万户换来安康、祥和。

春节假期期间,记者来到区中医医院,见证了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坚守中的别样年味儿。

除夕夜的生命接力

绿色通道挽救心梗患者生命

“急诊科现在有一名急性胸痛患者,请马上前来会诊!”1月28日(农历除夕)23时左右,区中医医院心病科介入团队突然接到急诊科的紧急会诊电话。原来,36岁的李女士食用辣鸡爪后,出现胸部烧灼样不适,大量饮用饮料后症状仍得不到缓解,并出现面色发白,伴头晕、胸闷、憋气等症状,家属马上将其送到区中医医院急诊科。经过详细询问与检查,心病科医师诊断其为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心梗抢救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情况紧急,心病科团队立即将患者送至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同时给予双联抗血栓、扩冠、稳定斑块及其他对症治疗。心病科主治医师刘鹏、陈炜及介入诊疗室护士长胡春玲、护士陈雪伟等胸痛急救成员迅速就位。医护人员配合默契、紧张有序地开展一系列抢救工作。

随后,“生命接力棒”传到介入诊疗医护人员手中,大家分工合作,以最快速度开通血管,为李女士右冠脉植入一枚支架。最终,医护人员凭借精湛的医术,最大程度挽救了濒死的心肌,恢复了患者心肌血流的再灌注,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当患者被推出诊室时,患者家属握住医护人员的手不住道谢。

据了解,为有效应对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外伤与疾病,区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祝海滨带领团队提前制定了针对急诊外科、急诊内科以及需要其他科室协调救治等不同病情的应急预案。“节奏快、精神高度集中是我们急诊科的工作常态,就算是春节期间也必须保持这种状态,不能有丝毫马虎。”祝海滨表示。

产房里的新年礼物

精心呵护迎接“蛇宝宝”到来

“吸气——用力——加油……”1月29日14时左右,区中医医院产房内,产妇薛女士紧握丈夫的手,在产房护士长刑云香和助产士的鼓励下,努力配合着每一次宫缩。不久,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声,产科迎来了蛇年的第一个宝宝。“恭喜,是个男宝宝。”助产士将新生儿轻轻放在妈妈身旁。

这个春节,在迎接新生命的“前沿阵地”、守护母婴健康的“生命摇篮”——产科,有着别样的忙碌与温暖。在这里,医护人员耐心地为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悉心指导分娩过程、精心护理新生儿……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爱心和专业迎接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为保障春节期间工作,区中医医院产科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不仅增加了产科医生、助产士和护理人员的排班,还加强了设备维护和物资储备,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周全的照护。

“新生命就像一束阳光,为整个家庭带来了温馨和喜悦。虽然忙碌,但能见证众多家庭的幸福,一切付出都值得。”区中医医院产科主任李淑丽感慨道。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很专业,也很有耐心,他们的微笑和鼓励让我觉得特别安心。分娩过程虽然辛苦,但有她们的照顾,我心里感到很踏实。”薛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新年里的最美风景

坚守岗位筑牢最温暖的“医靠”

春节前夕,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书写并张贴了寓意幸福与吉祥的“福”字,让浓浓的年味弥漫在科室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春节期间聚餐较多,饮食不规律,加上寒冷天气导致流感高发,走亲访友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使得这段时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合并感染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不仅要及时处理患者的病情,还要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内分泌科主任张有涛表示,他们用贴心的关怀和专业的服务,用心呵护每一位患者,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赞誉。

日前,63岁的市民刘先生在与亲友聚会时,因饮食过量、熬夜等原因,出现发热、恶心、头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发现情况不妙后,我们赶紧将他送到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生经过检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刘先生的家属说。随后,张有涛带领团队为刘先生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及时补液、消酮、降糖,以及抑酸护胃等措施,并配合中医特色疗法,使刘先生的各项身体指标逐渐恢复了正常。

不仅如此,区中医医院外科团队在春节期间还连续完成了多台手术,避免了患者因节假日延误治疗。外科团队负责人表示,团队成员把每一台手术都当作是守护患者生命的重要战役,全力以赴守卫市民的健康。

新春佳节,在万家团圆的时刻,区中医医院的白衣天使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专业技能挽救生命,用爱与关怀为患者带来希望,在确保医疗服务节日期间“不打烊”的同时,以实干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责任与担当,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医靠”,他们在岗位上忙碌的身影,也成了新年里最美的风景线。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龚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