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辞旧迎新、亲人相守,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更多人的健康,放弃和家人团圆,依然选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爱心筑牢生命健康防线。他们,就是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的医护团队。

急诊科: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除夕夜,医院外灯光璀璨夺目,到处是一片温馨祥和的节日景象,但在威海市立医院和平路院区急诊科,这又是一个紧张、忙碌的夜晚。和平时一样,在急诊科抢救室里,一直在忙碌的医生郝建勇,刚给一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下完医嘱,又快步走到另一张病床前,一边向床上的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一边认真为其进行体格检查。


郝建勇在阅片。

“今天晚上患者比平时多了不少,而且还都是危重症。”郝建勇介绍说,他是当日下午5时接班的,从开始接班到现在,他连续收治患者、查看患者病情,来就诊的患者有的是急性腹痛、高血压急症、急性脑梗、心律失常,还有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一氧化碳中毒等病症。就连吃饭都没有腾出时间,和他一起值班的同事们也同样都脚步不停。


孟美娟为患者检查。

当晚10时30分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和郝建勇一样,该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沉着冷静地为来急诊诊疗的患者进行及时高效的救治。“目前,我们监护病房收住的患者主要以重症肺炎、慢阻肺、心梗等患者居多。”正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值班的医生孟美娟介绍,春节期间,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引发呼吸道感染、发热,以及因情绪激动、饮食、寒冷等引发心梗等疾病的患者会有增多。

自入职以来,郝建勇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除夕夜是在岗位上度过了。“除夕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已经习惯了,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坚守这份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和‘坚守’,用心护佑百姓的健康。”郝建勇表示。

“虽然除夕夜无法与家人团聚,但是能为患者解除病痛,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连续三年除夕夜值班的急诊科医生孟美娟也这样说。

重症医学科:守护生命不停歇

除夕夜10时许,在威海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伴随着病人床头呼吸机、监护仪等治疗仪器发出的“滴、滴……”提示音,科室副主任张文杰和医生高红霞在耐心地为病人检查。检查后,他们还认真分析患者生命体征和检查指标,并对治疗方案进行了优化。


张文杰(右)在研讨治疗方案。

病房内,与医生一样忙碌的还有护士团队。他们穿梭在病床间,密切关注着每名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监护仪上的数据,有的还在为病人翻身或者擦拭、喂食等,麻利细致地进行一系列护理服务……


重症医学科护士在检查设备。

重症医学科,这个医院里不可或缺的核心科室,在很多人眼里充满了神秘色彩。不同于普通病房,这里承担着挽救危重患者的重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更大。当有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需要抢救时,这里更是一番紧张的抢救场景,医护人员会立即展开与死神的赛跑,为了挽留患者生命,大家都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住进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都是危重病人,他们中有的是车祸伤,也有心衰、呼衰等患者,这些患者身上大部分插满维系生命的管道,连接着各种仪器。由于他们的病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无论节假日、白天黑夜,医护人员只要身在病房,就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置。”张文杰介绍说。

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20多年的张文杰,由于这里工作忙碌没有节假日,他对于“年”的概念也越来越淡,节日的坚守早已经习以为常。“作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整个团队都已经习惯了节假日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工作模式,主动值守,尽职尽责,全力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精准的救治。”张文杰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除夕夜,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他们一样,春节期间,在威海市立医院和平路院区、临港院区、田村院区各门诊、病房,也都有医护人员放弃和家人团聚,在工作岗位上用心为患者诊疗,用奉献和执着弹奏出一曲牺牲自我、呵护健康的新春序曲。

记者 鲁增林 通讯员 戚珊珊 本文图片均为记者鲁增林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