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长华,原名田丰良。1915年11月生于四川省安岳县镇子场乡田家坝。
1935年3月,田长华参加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保卫局特务队炊事员、军特务队战士。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历经两过雪山三过草地。长征到达延安后,田长华在中央保卫营任张国焘警卫排的特务员(警卫员),后任陕北公学通讯班长、教务处长萧劲光的特务员。1937年5月,田长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1月《调四军军事政治工作人员花名册》(抗106卷6号档案)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田长华奉命赴武汉参加新四军创建工作,先后任陈毅、叶挺警卫员。1938年,入新四军教导队学习,任三队(政治队)三班班长,新四军军部教导营第一期党员三队(政治班)班长。同年8月学习结束后,田长华任新四军教导总队四队(政治队)排长,教导总队第二大队六队队长。1939年上半年,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游击纵队教导大队队长,江北军政干校队长。田长华参与了开辟巢芜游击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冬,田长华任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二科参谋。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田长华任新四军军部侦察科参谋、军部特务团作战参谋,新四军军部特务团第三营营长。参加了曹甸、盐阜反“扫荡”、解放六合、两淮等战役战斗。期间的1941年9月,田长华奉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的“死命令”,带领第七连往返600余里,穿过日伪军多道封锁线,从海边运回20多担电台用的电池,保障了新四军的指挥电台使用。1945年的解放六合战斗中,田长华带领第三营担负城北攻击,带三名通讯员率先利用夜暗渡过护城河,再指挥突击连架云梯登城并率先突进城内,指挥三名通讯员扮作大部队诈敌,共俘敌130多人,占整个战斗中俘敌数的四分之一。
田长华(左)与夫人郑铁鹰和女儿田晓虹、警卫员张金贵合影
抗日战争胜利后,田长华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警卫第四旅八团副团长,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六师七十六团副团长(缺团长)兼政委,华东军政大学第一团团长兼政委,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教务处处长。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胶河、高密等战役战斗。
1950年6月,田长华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第一期军事本科)总队长,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战术教授会副主任,洛阳步兵学校副校长,济南军区工程兵副主任,山东省军区顾问。
新中国成立初期田长华和夫人郑铁鹰(新四军老战士)合影
1955年,田长华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1年,田长华离职休养。
2008年5月29日,田长华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