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王耀武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后来在周恩来的帮助下,他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每个月有150元的工资。本以为生活能这样幸福的过下去,谁曾想仅仅9年后,也就是1968年他就郁郁而终,时年64岁。

得知这一消息,同为战犯的沈醉直言道:“首批特赦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他晚点被特赦,说不定还能多活十来年。”



沈醉为何这样说?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对日作战从未败绩

王耀武1904年出生在山东泰安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和兄长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省吃俭用供王耀武读书。

在王耀武19岁那年,家里情况越来越差,他被迫去天津投奔亲戚,在租界的一家烟草公司当零工。期间,他尝遍人世间的冷暖,最终因被老板压榨而辞职。



后来王耀武来到上海,在远房亲戚的介绍下到一家糖果公司当伙计。从小经历疾苦的他很懂得看人的脸色,再加上嘴甜、很会来事,受到顾客和老板的喜欢。

1924年11月的一天,王耀武像往常一样在糖果店打扫卫生,突然听到客人闲聊:“你听说了吗?广州的黄埔军校要招生了。”另一人笑道:“怎么没听说,这可是孙中山先生开办的,能考进去的想必都是栋梁之材。”

说者无心,但王耀武却听者有意,他当即决定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当时的他手头很紧,思索一番后找到老乡李丙炎:“丙炎,你能否借我点钱,我想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李丙炎二话不说,直接将攒下来的钱递给他,并说:“你一定能考进去的,我等你的好消息!”王耀武也没有辜负好友的期望,来到广州后果真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王耀武很珍惜这次机会,学得比别人还要刻苦和努力。1925年10月,随着第二次东征的开始,王耀武等三期学员上战场杀敌。期间他作战英勇,也受到上级的关注和夸赞。

1926年1月,王耀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由于他聪明能干,再加上为人忠厚,职务很快上升。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王耀武的军事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示。



1938年7月,王耀武率部参加万家岭会战。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他所率领的74军一战成名,共击毙日军4000人。战斗结束后,王耀武被升为74军副军长,一年后又升为军长。值得一提的是,他是黄埔三期生中最早担任军长的学生之一。

1939年9月,王耀武率领74军的士兵们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他运用反包围的战术,收复高安城。1941年,他率部参加江西上高会战,和其他部队共同歼灭上千名日军。

从1942年到1943年,王耀武率领74军的战士们先后参加浙赣、鄂西、常德等会战,且都获得胜利。甚至可以说,在对日作战中,王耀武从未有败绩。



因为几张手纸被俘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王耀武还没休息多久,就从陈诚口中听说蒋介石准备发动内战。经过8年抗战,他早已疲惫不堪,因此还没等蒋介石开口,就借口有病去医院治疗。

蒋介石知道这件事后连忙发电报问他怎么样,甚至派专机接他去重庆。见到王耀武后,蒋介石问他:“我看你气色很好,不像是生病的样子,你生的是什么病?”王耀武回答说:“是老毛病了,经常咯血,医生说是饮食起居不正常导致的。”



蒋介石点点头,说:

“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了,但现在我有重要任务要交给你。日军虽然被我们赶出去了,但还有共产党,你觉得我们两党还能合作吗?所以内战还是要打的。济南的地位很重要,派别人去我不放心,而且你是山东人,我相信你一定能胜任的。”

蒋介石都这么说了,王耀武想拒绝也无法拒绝,只能点头答应。不久后,他便乘坐飞机来到济南。

济南战役开始前,我军就攻克了山东许多城市,济南已经成为一座孤城。最重要的是此时王耀武手里兵力不足,且战斗力不强,而我军则能派出20万主力军对付他。思索一番后,王耀武先后两次飞往南京,向蒋介石请求撤出济南。



但非常可惜的是,王耀武的建议得到蒋介石等人的强烈反对,他说:“济南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必须死守,等待救援。”然而不管王耀武如何死守,始终无法守住济南城。

1948年9月22日晚上,我军战士来到济南城下,经过两天激烈的战斗,济南迎来解放。然而战士们找遍济南城,也没有发现王耀武的身影,原来他早就在济南城破前逃走了。

为了不引起我军的注意,王耀武先是将身上的制服换下,然后身边只留一位名叫乔玉容的卫士保护自己。在前往青岛途中,两人假借商人身份掩护,顺利逃出章丘、张店等地。



就在王耀武以为自己能顺利抵达青岛的时候,没想到却在寿光县栽了个大跟头。而他之所以被发现真实身份,都是因为几张白色手纸。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普通百姓连最平常的手纸都用不起,更别说白色的了。因此他很快引起我军战士的注意,随后将其逮捕。

王耀武去世后,沈醉:第一批特赦对他来说不是好事

俘虏王耀武后,他被送往益都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刚开始在听到解放军战士队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批评时,他是有些难堪的。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他的思想发生改变,也对我军有了新的认识。



不久后,王耀武等人被送往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刚在这里改造的时候,他还是有些顾虑的,不过当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让罗瑞卿转告他:

“功是功,过是过,我们共产党人是不会将两者混在一起的。你在抗日战争期间立下的功劳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你肯安心改造,很快就能回到人民中间。”

得知毛主席的意思,王耀武十分感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是改造人员中最积极的。1959年12月,当王耀武听到首批特赦战犯名单中有他的名字后,他激动得不知所措。



后来在周恩来的安排下,王耀武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每天撰写资料,审阅稿件,对待工作认真负责。1964年冬,他被特邀为全国政协委员。然而非常可惜的是1968年他就因病去世,终年64岁。

针对这件事,沈醉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王耀武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其实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晚点被特赦,说不定还能活十几年呢!”那么沈醉为何要这么说呢?



原来当时王耀武被特赦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妻子郑宜兰和孩子们,谁曾想却听说妻子带着所有的财产和自己的副官私奔了。王耀武身体本就不好,听到这一传闻更是深受打击。

不过后来这则谣言被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澄清了,虽然离婚是郑宜兰提出的,但她却是为了王耀武好,她希望王耀武能找一个照顾他的人。离婚后,郑宜兰来到中美洲,和儿子们一起生活,终身未嫁。1981年1月,郑宜兰因胃溃疡以及胃出血去世,终年73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