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曾经有三条马路是用人名命名或改名的,它们或纪念、或美化、或感恩而设,分别是中山路,天门路和芝泉路。其中,中山路是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而更名。天门路(现在的延安路)其实不应该算作人名,实际上是个地名,湖北天门县,是为纪念民国市长沈鸿烈(湖北天门人)而最初定名。还有一个就是芝泉路,为了纪念曾任国务总理的段祺瑞而改名。中山路与天门路之前已找到相应的史料考证,芝泉路则一直是源自网上介绍,并未看到有效的实物资料以佐证。


之前编发倓虚法师自述《影尘回忆录》后,有多位读者发信息给我,湛山寺的捐赠不应遗漏北洋总理段祺瑞,此公笃信佛教,与青岛两段渊源,其一,一战时力主加入协约国,从而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奔走巴黎和会,得以从日本收回山东,其二,自掏腰包资助湛山寺,沈鸿烈取此公的字命名芝泉路。

根据倓虚老法师的回忆录,其中只提到靳云鹏,只字未说段祺瑞,所以当初仅按大师之回忆录编写。后来的查证中,也验证了倓虚法师的说法。


网上对于芝泉路的资料基本是说,为纪念段祺瑞资助湛山寺而命名。诸如:当时青岛修建湛山寺时资金短缺,段祺瑞虽然一生节俭积蓄不多,但还是为湛山寺捐了1000银元解了燃眉之急等,云云。

热心网友“涧中细流”发来一张图片,这是一份1937年1月的报纸新闻,让我们一目明晰了芝泉路的由来,也确定了该路确实为纪念段祺瑞所更名,但却没有为湛山寺捐款的记载。这张图片,同时解开了多年来围绕此间的持续争论,以及诸多读者与文史爱好者的疑惑。

1937年1月,纪念段祺瑞晚年好佛,佛海路改名为芝泉路。


在这则报纸新闻中,关于将佛涛路更名芝泉路的原因,可以看到如下介绍:

段前执政迭秉国钧,翊赞共和,荩筹硕画,志虑忠纯,此国家之元勋,亦全民所景仰,今兹溘断,同深讴忠,况青岛由华府会议收回,国土重光,完全为段公参战所致,故在本市尤应特别纪念,永垂不朽。

兹查前湛山寺路现改名为佛海路,为由湛山寺通海滨大道,交通频繁,拟即改为芝泉路。緣段公晚年好佛,与寺接近。甚属恰宜,庶几地灵人杰,相得益彰。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人称"六不总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下野后誓不与日本人结交。段祺瑞的一生起起落落,尽管非议不少,但在国家利益、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值得敬佩、值得历史记住他。

说起段祺瑞与青岛的渊源,一是关于一直以来他捐助湛山寺的网络介绍。 二是1917年,其主政的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从而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最终,北洋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与日本达成协议,收回青岛主权。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在上海病逝。段祺瑞去世后,当局表决通过国葬决议,并发表关于国葬命令。对青岛这座城市回归祖国领土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人物,1937年1月初,由青岛市公安局、工务局、财政局三局联合具呈:

以段前执政芝泉先生,有功国家,全民景仰,为尊崇国家元勋起见,特将本市佛海路改为芝泉路,藉资紀念段公晚年好佛之宏愿,三局现已具呈市府核准备案,并由市府通令所属一体知照。


1941年,青岛市街图。

1937年1月,经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批准,湛山寺前的佛海路更名为了芝泉路 。


青岛湛山寺位于太平山东麓,虽是我国近代兴建较晚的一座佛教寺庙,却被誉为“中国最年轻之名刹”。

湛山寺1934年4月动工,1945年方始落成。因时局的变动,按照当初的规划,至1948年仍未全部完工。在十余年间,五期工程的施工中,无数善心大爱居士竭力付出,尤以湛山寺开山主持倓虚大法师居功厥伟,一生尽瘁佛教,使新建的湛山寺在短时间内即成为华夏名刹。


修建庙宇的同时,在湛山寺的门前,依山修建了一条在当时算是较宽的土路,最初命名为湛山寺路。

佛涛路最初叫福岛路,佛海璐最初叫湛山寺路。

如今位于八大关北侧、太平山南坡的佛涛路,最初也不是这个名字,而是叫福岛路。随着湛山寺的兴建,1935年,青岛市政府将命名不久的福岛路改为佛涛路,将湛山寺路更名为了佛海路。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湛山寺与药师塔前的芝泉路。(网友“ Frank Duane with E”收藏提供)


如今的同一位置已被大树遮挡,药师塔都几乎看不到。

芝泉路因为是环山而建,所以呈明显的不规则状,它的大致轮廓基本未变。七十年代,因为家和小学离着都不算远,和一帮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玩耍,那时还是沙土路,好像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硬化的路面。


湛山寺与药师塔,寺外的芝泉路路况在其后的几十年未变。(网友“ Frank Duane with E”收藏提供)

在1988年《青岛市街道村庄区划索引》中,芝泉路有如下注释:

芝泉路:1-25、2-20,属市南公安分局湛山派出所

芝泉路:22-30,属台东公安分局南仲家洼派出所


台东区未撤销时,芝泉路与九水路一样,都有部分路段属于台东。如今,这条路已全部归属市南区,经过多年来的改造规划,芝泉路也早已是环境优美,道路洁净,尤其是邻湛山寺前的区域,背山面海,风景尤其秀丽。

昨日拜谒湛山寺,佛音缭绕间,恍惚有种穿越三、四十年代旧时光之感,尚未修建完工的湛山佛寺前,芝泉路上有马车驶来。芝泉路成名已近九十年,此风水上佳之所在,观日落月升,享时光静好。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