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南华真经》又名《南华真经内七篇》,小楷,纸本,每开尺寸长19.1厘米、宽12.5厘米,荣宝斋藏,书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书后有梁启超、张謇跋。此册小楷字较小,字数很多,但写的一笔不苟,雅有书卷气,横画起笔尖露,略似文徵明,但比较含蓄,诚如梁启超跋中语:“吾常谓雅宜山人书有道气,远在文待诏上。兹卷渊懿静穆,稀世瓌宝也”。

《南华真经》,原称《南华经》,即《庄子》,为战国时期的庄子所撰述。其所阐述的“神仙学说”,神秘而不可测,这正是道教所需要,并被后世的道教所继承和演绎。所以《南华真经》在道教历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仅次于老子的《道德经》。后来,因唐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而被后世称为《南华真经》。

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华真经》一共有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南华真经》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是庄周本人所作,而外篇和杂篇则是庄子的弟子及其后学追记而成。


王宠小楷《南华真经》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