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人到中年,发福好像成了必然。” 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不难发现,很多人一过 50 岁,身材就开始走样,肚腩逐渐隆起,体重也悄然增加。就像 55 岁的李大叔,以前身材还算匀称,可这几年,他的肚子越来越大,衣服尺码也跟着一换再换。每次和老友聚会,大家都会调侃他的 “将军肚”,李大叔虽然嘴上跟着笑,心里却有点担忧,他知道肥胖可能会带来健康问题,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像李大叔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俗话说:“腰围越大寿命越短。” 身材过度肥胖,确实更容易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甚至对寿命产生影响。当然,太瘦了对健康也不利。那么,寿命与体重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50 岁后,体重保持在什么范围才更健康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身材太胖或太瘦的危害太瘦的健康隐患
老年人如果太瘦,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就拿王奶奶来说,她已经 70 多岁了,身材十分消瘦。平时她总是感觉没什么精神,稍微做点家务就累得气喘吁吁,还经常头晕目眩。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显示她的身体机能较弱。这是因为太瘦的老人,体质相对较差,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也差,日常生活中就容易出现这些不适症状。
太瘦还可能引发 “肌肉衰减综合征”,这可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赵爷爷就是因为太瘦,患上了肌肉衰减综合征,不仅肌肉力量下降,连走路都变得不稳当,后来又患上了骨质疏松,稍微不小心就容易骨折,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也比较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李大爷就是这样,他体型偏瘦,一到换季就容易感冒,不是发热,就是咳嗽,还经常患上消化道疾病,像消化不良、胃炎之类的,整个人被折腾得够呛。而且,瘦人由于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很少,一旦患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往往经不起折腾,疾病痊愈的时间也会延长。
另外,脂肪除了是能量的仓库,还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冬天的时候,瘦人往往比其他人更怕冷,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脂肪来抵御寒冷,受寒的风险也更高。
太胖的健康风险
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也不容小觑。患有高血压的人,心脏工作起来会比健康人更加吃力。研究发现,体重越重的人,越容易患上高血压。而且,在 60 岁之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患上脑中风的机会,比血压正常的人高出三倍以上。
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会形成脂肪肝,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脂肪肝变形。更可怕的是,如果脂肪肝进一步恶化,就可能引发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张大哥就是因为长期肥胖,体检时查出了脂肪肝,一开始他没当回事,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发展成了肝炎,这才后悔不已。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含有过多脂肪细胞时,身体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促使血液中的糖分转化为能量。长此以往,就容易患上糖尿病。很多肥胖的人,血糖都不太稳定,就是这个原因。
肥胖还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发现,肥胖者更容易患上癌症,像结肠癌就与肥胖关系密切。对于男性肥胖者来说,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普遍更高;而女性肥胖者,则更容易患上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
肥胖者往往还会有脂肪代谢障碍,血液中的血脂肪和血胆固醇增多,这些物质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胆固醇斑块,使得血管变小,引发动脉硬化,严重影响心血管健康。
寿命与体重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身材太胖或太瘦都不利于健康,那么体重与寿命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具体的联系呢?美国一项历时 73 年的研究给出了答案。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知名医学期刊《流行病学年鉴》上,研究人员在考虑到性别、病史、生活习性等差异后,进行了长达 73 年的随访。最终发现,年轻时能维持正常体重,年老时体型微胖的人,死亡率更低!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寿命与体重呈现 “U” 形关系,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会增加死亡率。体重过轻会增加 10% 的死亡风险,过重则会增加 8% 的死亡风险。那么,对于 50 岁后的人来说,最健康的体重是多少呢?这就要提到 BMI(身体质量指数)了,它常用于判断人的胖瘦情况。
对于年轻人和中年人来说,成人 BMI<18.5 属于偏瘦,18.5 - 25 属于正常。但 50 岁之后,由于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脊柱弯曲变形,身高有所下降,体内脂肪组织增加,所以 BMI 要适当升高。50 岁之后,BMI 尽量保持在 20 - 26.9 是比较健康的。当然,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体脂率存在差异,所以体重在标准范围内上下浮动 10% 都属于正常现象,大家不用过度焦虑。但如果体重严重超标,那就需要积极调整了。
50 岁后如何控制体重控制日常饮食
很多中年男人肥胖,往往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想要控制体重,首先要注意饮食摄入量,规律地食用一日三餐。在饮食上,尽量遵循低脂、低糖、低盐的原则。像李大叔,以前总喜欢吃油腻的红烧肉、高糖的糕点,还口味偏重,这些习惯都导致他体重不断增加。后来,他听从医生的建议,减少了这些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体重慢慢就得到了控制。
坚持运动健身
进入中年后,身体代谢速度减慢,更容易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引发身材肥胖。所以,一定要动起来。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比如晚饭吃饱后,和家人一起到楼下散散步,既能促进消化,又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或者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出去慢跑一下,呼吸新鲜空气,让身体充满活力。李大叔现在每天都会和老伴一起在小区里散步,坚持一段时间后,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好了很多,体重也有所下降。
戒烟戒酒
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经常吸烟喝酒。就像李大叔,以前工作应酬多,抽烟喝酒是常事,这也是他出现大肚腩的原因之一。过多的酒精在体内堆积,会转化为脂肪。如果想要减肥瘦身,一定要戒烟戒酒。李大叔下定决心戒烟戒酒之后,不仅体重减轻了,身体也比以前更健康了。
50 岁后的养生注意事项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于 50 岁后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晚上睡好觉,白天才有精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像李大叔,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如果睡眠不好,第二天就会无精打采。如果睡不好,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来改善睡眠,可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喝点养生茶
中年人一般都有喝茶的习惯,如果只是喝普通的茶饮,不妨试试养生茶。专家建议,中年人可以喝一些补气、补虚的药茶,比如用黄芪、西洋参加红枣、枸杞等冲泡后饮用。坚持喝一段时间,对身体有养生的功效。李大叔现在每天都会泡上一杯养生茶,感觉身体比以前更有活力了。
保持饮食规律
中年人的肠胃系统功能在慢慢减退,注意饮食规律是养护肠胃的重要方法。早餐要吃得营养充足,为一天的生活提供能量;午饭要吃饱,保证下午的精力;晚餐可以适量减少,避免晚上肠胃负担过重。李大叔以前晚餐总是吃得很多,还喜欢吃夜宵,导致肠胃经常不舒服。现在他调整了饮食规律,肠胃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保护腰部和腿
很多中年上班族一坐就是一整天,腰部承受很大压力,腿部也会因为长期坐着而血液不通畅。每隔 1 - 2 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腰腿,可以在办公室扭扭腰,多走动走动。李大叔现在在办公室工作时,会定个闹钟,提醒自己定时活动,这样腰部和腿部的不适症状明显减轻了。
学会情绪管理
人到中年,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影响,生气、暴怒等不良情绪对健康有损伤。中年人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把工作上的不顺利带回家,也不把家庭里的不开心带到工作上。李大叔以前因为工作压力大,回到家总是对家人发脾气,家庭氛围很紧张。后来他意识到这样不对,开始学习情绪管理,家庭关系也变得融洽了。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