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插图来自于202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盛雨晴的毕设作品《游踪》。该插画作品集以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郭璞的《游仙诗·其六》为背景改编,描绘了主人公对官场失望,转而踏上求仙问道之路的故事。侵删。

也许大家在看到本文标题时会微微一愣:你这不对啊,这俩不是已经有个“童话组”的组名了吗?但请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我认为,“童话”一词无法精准传达出NFPs的内核特质,ta们往往没有那么孩子气那么幼稚;而发源于中国古代,尤其是魏晋时期兴起的“游仙诗”,倒是可以准确传达出ta们或隐或显的内心渴望。

本着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培养出的唯物主义思考方式,我们先来讲一条人人皆知的真理:

人生来就是要追逐快乐。

再是众所周知的“代偿”心理(内容摘自百度):

代偿心理是指在某些方面或某种能力上的不足被弥补或代替的过程和心态。 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存在缺陷或无法满足某种需求时,为了弥补这种不足,ta可能会通过其他方面或其他方式来弥补或代替这种缺陷。

莫要觉得跑题,这两条跟游仙诗的创作心理可是息息相关、互为表里的。都道“文史哲不分家”,一个社会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心理需求往往体现于哲学与文学作品之中。又根据唯物主义史观,我们在讲到某一历史或文学事件时要明白其前因后果,而不能孤立看待。那么,首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名字来源的“游仙诗”算哪门子事吧。

论起游仙诗,最出名的诗人恐怕就是东晋时期的郭璞了。毕竟海外扶桑国的《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里,对“游仙诗”词条给出的定义如下:“吟诵离开俗世前往仙界游玩的诗。多创作于中国六朝时代,东晋郭璞的作品最为人所熟知。”这可是代表游仙诗一派的人物,漏谁也不能漏了他,那咱就单挑出来,给大家伙儿讲讲吧。

之前几位都没get到郭景纯心里那股气那个点,翻来覆去无非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考据训诂。直到百余年后,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钟嵘横空出世,对他的诗作发表了一番堪称高山流水的见解:

“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翰林》以为诗首。但《游仙》之作,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其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诗品.卷中.晋弘农太守郭璞》

为了看官老爷们的方便,咱用大白话给它中译中一下:

“郭璞效法西晋文学家潘岳先生的文章,将其作为自己写作的典范,所做的诗文都华采焕发,值得后人品鉴赏析。‘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充斥着老庄虚谈的永嘉体玄言诗自郭璞开始得到了变革,所以他才能被称作是中兴时期的头牌诗人,《翰林》也将他作为一众诗人中的老大。但他的《游仙》系列诗作,文辞旨意大多慷慨激昂,离崇清尚虚的道家思想相去甚远。说自己“奈何有虎豹般的英姿伟力”,又说“却只能收敛羽翼利爪,栖息在荒郊野外的丛生杂木上”,这实质上是在嗟叹自己命途之困顿潦倒、才不得用,而不是书写位列仙班、长生不老的乐趣啊。“

于是,郭景纯游仙诗之真正思想内核就此大白于天下了:在看似充溢着“列仙之趣”的绮丽仙境、永得天年背后,乃是自感此身此志不容于黑暗污浊之尘世罗网的“坎壈咏怀”之气啊。

结合前文所讲到的代偿心理,以及诸位或许有所耳闻的魏晋时期种种惨不忍睹的黑暗世况,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在此时代背景下的郭璞受汉武已降长久占据主流的儒家思想统治,渴望在朝为官、济世安民,但苦求治世而不可得,便只好转向文学作品与道家思想,创造空幻飘渺的太虚仙境以求精神慰藉。那里没有沉苛赋税、没有妻离子散、没有饿殍千里、更不可能易子而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祥和,让痛苦污浊统统见鬼去吧!老子要幸福,要快乐!!!

可以说,正是魏晋之际礼崩乐坏、王法沦丧、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之下,方才能诞生出这般崇道慕仙的作品——毕竟现实世界里的一切都已经糊穿地心,不要也罢,爷爷我还是赶紧当神仙去好了,再不跟尔等凡众勾心斗角!脱离了这般沉重惨痛的社会背景,游仙诗就显现不出其独有的社会价值,只是普通无聊的仙境游记和典故集合罢了。

就算时代背景没有魏晋那么黑暗无道,甚至算得上相对开明,但不止出于巧合的是,历史上写作游仙诗的诗人们,可谓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身相对较好,有着较高甚至极高的文学素养,却在世俗中活得并不顺风顺水的。我们不妨按时间顺序来挑几个盘一盘:

游仙诗的真.祖师爷,写《远游》的屈原,出身楚国贵族,被小人进谗言又经三次流放,最后自沉汨罗,以身殉国;曾作《游仙》之篇的陈思王曹植,魏王曹操亲儿子,文学天赋高得堪称老天追着喂饭吃,奈何政治素养太硬伤,生活放荡饮酒无度,导致跟弟弟争王没能成功,只落得抑郁而终的结局;仙气拉满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大家都背过吧?其作者,出身巨富商贾之家、号称“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仙太白,在朝不过二载便被玄宗赐金放还,从政理想就此破灭,之后甚至还因永王李璘作乱而被流放夜郎,小命都差点交代掉;仙气直通地府的诗鬼李贺,是唐朝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却一生夹在牛李党争之间郁郁不得志,才华横溢而不得重用,直到去世也只是个底层官僚;写作《大游仙诗十七首》和《小游仙诗九十八首》的曹唐总算没啥显赫家世,可也做过道士饱读诗书,纵使“工文赋诗…志趣澹然,有凌云之骨,追慕古仙子高情”,却也“返俗后,屡举进士不中,或云大和中进士”,之后当官也只是做了使府从事这样的低等小吏,可谓一生都仕途不顺。

由此种种证据可见,游仙诗绝不只是表面上追慕神仙、渴求长生那么简单,其核心要素在于诗人借此或隐或显地抒发自己不容于尘俗罗网的高级趣味,与嗟叹才志不得用的哀愁——既然与世俗如此不接轨,那直接别当官立业了,赶紧成仙去罢!

明白了“游仙诗”的思想内核之后,接下来,我们从NFPs的阳面四功能入手进行细解,看看这两位到底是怎么和“游仙”一词紧密对标上的。

第一/二位:Fi&Ne。

首先呢,Fi高位人的品味大概率是不错的,有相当的脱俗雅气。Ta们往往会醉情于天地山水之美,喜欢高雅经典、阳春白雪的小众艺术,拥有一双文艺的眼睛,也乐于发现事物美的一面;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味往往是接地气的下里巴人,更加注重实际功利和收益。就拿自家院里种玫瑰花这件事来打比方:Fi高人会看到玫瑰花的浪漫美丽,看到景色的如诗如画,进一步联想到自身心境是如何安恬闲适,生活是如何美好快乐;而其他人则会想到被植物吸引来的各种蚊虫搅得人不得安生,要顶着三伏烈日给它浇水打药、施肥除草,手指会被尖刺划伤,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伺候着,换来的不过是挂眼科,于是得出结论:麻烦死了,还没用!我看你真吃饱了撑的。而Fi又是那么注重自体舒适度,那么发自真心地觉得“我喜欢就好了,与别人无关”,这就有很大可能会与外界产生冲突,哪怕是在自身的社会实力弱于对方的情况下——ta们会拼命去捍卫自己内心那一套价值观的,即使为此被创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其次,据不完全观察,有相当一部分NFP(尤其INFP)在发育前期会太过于尊重他人以至于不尊重自己的感受,这就导致ta们在这套浑浊恶臭的世俗罗网中处处都要看人脸色行事,活得很压抑、很累。Fi这种高度重视内在和谐性的功能,看似拧巴成麻花,实则敏锐又细腻,是ta们体谅他人、共情心强、把人当人而非工具或牲口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过分体谅与宽容,不识好歹的他者往往会持续性蹬鼻子上脸,直到ta们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那一刻到来:那时,Fi才会展现出它富于攻击性的一面。

可能屏幕前的各位在生活当中已经感受到了:Fi看似柔弱娇嫩、委屈巴巴,是刻板印象里的流泪猫猫头,骨子里却有着相当的傲气与不屈,自我意识强烈,是一个外放起来极为尖锐、咄咄逼人且不留情面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和同轴Te搭配得天衣无缝,爆发出堪称恐怖的威能与强力。

不同于圆滑包容、很会“来事儿”的Fe,Fi这座沉睡的火山一旦爆发起来,那尖锐性、火药味十足的场面足以让一排讲究场面和谐、气氛友爱的Fe阳人心肺骤停。本人不止一次在史书上、网络里、生活中见过高Fi人敢于追随自己的真心、敢于在公堂之上直接和领导/长辈/老师等权威人士毫不顾忌他人目光地进行激烈撕B大戏的场面。要是我这个与之截然相反的Ti-Fe阳人,只会暗地里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爷爷我从长计议,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云云。

最后,Fi在世人面前奉上的,从来是一颗热诚滚烫、酷爱直球的赤子之心。高Fi的NFPs是打心眼儿里相信“以真心方能换得真心”这条道理的,但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俗世之中,这颗真心被发掘乃至被视若珍宝的概率,实在太小太小了。许多人看见Fi时都会想“这有什么用”、“净值太低了”、“麻烦的刺头”,从而不动声色地默默疏远,让Fi的一腔热血渐渐变凉结冰,从而生发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悲凉之感,愈发感到自己不容于世,渴望绝尘弃世而去。

可想而知,这种静时安如止水、动时尖锐激烈、易伤人而不自知、又太不加掩饰的直性子暴脾气在向来讲求规矩人情的社会里是难以为主流势力所认可的。但没关系,ta们从骨子里也不屑于别人并不发自真心的喜爱迎合,甚至还会觉得那很虚伪做作,愈发感到尘世中人之恶俗简直臭不可闻。

这时,就该轮到Ne出场,用绮丽浪漫、不拘一格的幻想与说笑来填补ta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伤口空缺了。Ne高位人的思想似乎天生就与遨游九州的浩荡长风融为一体,绝不拘泥于肮脏地面与残破现实,骨子里浪漫不羁神思飞扬,带着永恒的青春洋溢。这也为ta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梦幻浪漫气质,俗称抓地力弱。

如果说有什么关键词能概括Ne,那就是“发散”、“跳跃”和“想象力”。对此,德语里有两个相当精准的词可供管窥:1.vogel,本义指“鸟”,引申义为“怪人、头脑不清楚、古怪的念头”,大概就是来源于高Ne者的思维像鸟儿一样飞来飞去、不着边际吧?2.pince-nez,本义指“夹鼻眼镜”,引申义为“开小差的人”。相信在座各位NP人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体验:我这个脑子怎么就是停不下来啦!太活跃了,一天到晚都在自动生成故事情节,还编得怪好玩怪搞笑的,有时走在大马路上想到了,扑哧一声笑出来,搞得路人以为我有毛病咧。

这真的不能怪ta们,谁叫Ne的别称就是“发散性思维”,像炸开的烟花一样四处狂飙乱串!我真心觉得高Ne人都适合去当(业余)编剧、作家、漫画家之类,这么好的创造力与幽默感要是不用起来简直暴殄天物啊!并且,Ne功能居于高位又让ta们有着典型的N人特性,十分喜爱一些玄虚、形而上学的东西,且往往对宗教、异能、神秘学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受同轴Si的牵制,导致ta们格外钟爱在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下所诞生的幻想世界。于是便可得见,东方世界里的NFPs醉心修仙求道,西方世界里的NFPs酷爱魔法巫术。又由八维排序可知Ne高者Se必烂,ta们会真的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假的,而我们——尤其这具被眼、耳、鼻、舌、身此五识统治着的肉身——更是假得不能再假了。既然这个尘世已经没有什么可供留恋,那就让我们解脱骸骨、羽化登仙去罢!ta们的思想总是不那么接地气,轻飘飘得好像随时要乘风归去,飞往那个高凌于人界之上的神异国度。

如果说INFP的Ne还只是稍微安静点的脑内幻梦,让ta们只是坐在屋里打造此心之洞天福地的话,那ENFP的Ne就简直让他们称得上是“交游四海”的典范人物了。说远的,有李白苏轼两位先贤,其足迹与朋友遍布大半中国,所到之处皆称典故名胜,相信各位在语文课本上已经见得够够的了;稍微近点的,郭沫若和徐志摩这两位五四时期的精英知识分子兼诗人早年也是留过洋的,与当时一众文化名人交往,国际朋友圈可谓广矣;同时代的,怪我看书少,只知道一个新加坡女作家尤今,迄今为止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擅长游记小说体裁,真实细腻地反映种种风土人情,但凡条件允许就乐于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要说身边的就是我五姨妈,去过几十号国家,特别擅长和人沟通,那好几兆海外旅游照片如今还在我电脑上存着呢。

所以说,高Ne属性或许让ta们不会很在意物质层面的享用,但要说起什么游山玩水、去看梦想中的世界、创作文艺作品、宗教哲学人文历史啊这种精神上的体验,那真一个比一个门儿清。而这样看重精神富足、渴望幻游天际的队伍,又怎会甘心与整日钻进钱眼儿里出不来的蝇营狗苟之辈、现实主义之徒为伍呢?

第三/四位:Si&Te。

Si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守望在八维功能里无出其右,那么相对应的,Si阳者也非常喜欢各类文学典故,阅读历史书籍。所以ta们的作品中往往擅长用典,追慕古之圣贤的生活方式,为那些奇异瑰丽的幻想增平添几分历史的沧桑厚重之感,更有传统文化的雅韵。西方的魔法巫术作品恕我没怎么看过,但东方那些幻想扎堆的古诗词文里,典故同样也是扎堆,相关例子太多了,在此不细举哈,

但对于NFPs而言,Si功能大概注定不如Fi&Ne用得那么得心应手。一方面,它有时会和前两个功能形成对冲,让ta们无法打心底里认可世俗规矩为王那一套,更多情况下会选择从心所欲地生活,哪怕背离大众认可、落得贫病交加;另一方面,就在于对“现实“的整合觉悟程度,相对而言要弱一些。

首先说第一个。Si功能毕竟居于NFPs的阳面,时不时还能有点用的。比如在中小学这种高度看重规矩教条的环境下,Si发育比较好的一些NFPs会在既定规则下取得不错成绩——毕竟它也主管记忆力嘛。但是,对Si整合不那么好的INFP就会呈现出对该功能的畸形运用,一旦开始与评价体系更重物质成就的社会接轨,就会困在旧有体系里出不来,封闭固执到近乎放飞自我的地步,于是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乃至抑郁。这里的Si主要体现在心理方面。

自由律俳句的开创者种田山头火,出身于当地名门望族种田家,14岁就开始创立刊物写作诗文,高中毕业时还是年级第一。但到了气氛相对自由的大学后仅仅2年,就因患神经衰弱而被退学,进入社会之后更是除了文学之外的事业干啥啥垮,父亲给扔一屁股债,老婆孩子也被逼跑了,还酗酒,可谓人生输家矣。要不是后来看破红尘做了曹洞宗僧侣,最终在俳句这一领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毕生热爱,这人这辈子恐怕就彻底玩儿完了。还有那个宅家达72年之久的富二代尼特族前田良久,也是犯同样的“无法与社会接轨”的毛病,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考不上名牌大学被同学嘲笑的羞耻,一直陷在过去无法自拔,他身上的时间仿佛静止了,再也无法自由顺畅地流动起来了,看着真叫人难过。倘若发育不良的话,Si在世俗中因过于怀旧而屡屡碰壁遭挫之后,便又要转投到同轴Ne那虚无飘渺的幻想乡中去,不停追忆幸福过往、梦想不可能存在的成功,就是不肯把精力投注在所能切实把握的当下,堪称恶性循环。

再来说第二个,身体方面的。由于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情绪大起大落,ta们的身体实感往往也很虚弱。相信很多Si整合不良的朋友们都有过“间歇性鸡血、持续性躺平”,雄心壮志订好目标,真执行起来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干脆整个计划撤销的经历。S系功能的本名是sense,“感官,知觉”,意味着与现实物质世界的感知与联通,所以Si整合不良好、Se又居7/8位的NFPs往往会过于沉浸在自己抽象跳跃的意识与思维世界中,而忽略了现实中的种种客观要素。比方说意识不到不按时补充营养充足的饭食就要得胃病、通宵熬夜会极大程度上耗损身体健康等,要是没有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话,往往对身体的链接感也很弱。身体素质的薄弱和对外界物质的钝感,又让ta们更加投入头脑与心灵的世界,诞生出超乎常人的情绪感知力和想象力,这又进一步反哺了优势功能Fi&Ne,在外人眼中往往就是“这娃儿怎生得如此不接地气,好像天天都活在ta那个头脑世界里?”

再然后是Te。发育相对较差的功能不意味着没有,相反,因为功能所有者对它并不能像对一二功能那样任运自如、收放随心,它往往会表现得更加激烈且不受控制。Te阳的NFPs在内心深处普遍希望能为世所用、治国平天下,甚至会有“野心勃勃“的一面,年轻时或多或少都寻求过世俗意义上的名利,想要做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出来,再搭配上Si,很有儒家那股积极入世、被社会老实规训的味道。然而其毕竟来得不如一二功能那般得心应手,所以Te功能整合不良的NFPs常常处于想干事儿,但事儿真来了又干不太好,最后落得被同僚排挤、上司冷落的尴尬境况之中,自叹才不得用,甚至要很遭一番磨折;又或者无法忍受名利场上种种黑暗潜规则,在某一天某一刻,积存已久的铮傲骨气骤然勃发,再也不愿为五斗米和几两碎银去欺骗自己的本心本性,于是挂冠归隐,或游山玩水或躬耕田园或蛰居写作,只为寻求心灵上的自在、平静与超脱,去完成天道所交托给自己的保留时代文化基因的任务——ENFP李白和苏轼、INFP陶渊明和汤显祖不正是其中代表吗?所幸,他们的杰作得以流传千古,时至今日仍放射出不朽光辉;而当时所谓功成名就的达官贵人们,又有几个能为历史所铭记、乃至于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言人之一呢?

Te在文艺领域,通常表现为史诗画卷般的波澜壮阔、大气磅礴、风起云涌,故事主角也是与史诗体裁相匹配的英雄豪杰、王公贵胄,崇拜着力量、高尚与伟大。如果身处治世的话,NFPs自己是渴慕着成为英雄的,但又往往无力实现,便只好寄希望于笔端纸页,让故事或历史中的人物去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了。君不见迅哥儿曾对五柳先生作此锐评:

“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

要是在风云变幻的乱世,Te也颇有“舍我其谁”的阔大家国情怀,渴望积极投身于历史洪流中去创造奇迹。但是,NFPs在本质上又毕竟是文人而非政客,ta们也许能一时参与其中,但无法一辈子参与其中,因为政治这趟浑水的肮脏程度绝不是ta们所能真心接受的。NF系对人类乃至万物生命之价值那种发自本心的尊重与爱护,也绝不是其他三种型号的人所能学得来的,ta们真的很厌恶战争。那么,既然无法亲身下场搅动风云,就用文艺作品去记录历史吧!所以啊,“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那些气吞山河的作品背后,又藏着多少对于黎民疾苦、生灵涂炭的无能为力呢?而这种无能为力再搭配上才高八斗却处处不容于世之感,这不正是前文所提到的、“游仙诗”之所以形成的思想基础吗?

相信有些有心人看到这里已发现了文中的漏洞:你上文为论证“游仙组”一名而举例的NFPs怎么全是到头来无法与现实融洽接轨,所谓“坎壈咏怀”的那号?人家发育全面的难道就不算了吗?

不啊,当然算的。愈是把三四功能整合到位,就愈发要回归自己的本心本性,毕竟天性这玩意是遮掩不住的。ta们天生是灵动的仙气满满的文艺创作者,什么“自律守矩”、“世俗成就”之类顶多算“术”;追随自己的心,创造出与众不同、奇异绚丽的幻想王国,看见比尘世更加广大精彩的世界,才是ta们毕生奉行的“道”。因此,就算能与现实融洽接轨,ta们依然会向往着那片不同于人间的风水宝地,渴望有一片能让心灵自由栖息的净土,去吟咏“列仙之趣”。哪怕不深究“游仙”之历史含义,单从字面上也能讲得通的。

最后再从四字母角度来做总结评点。不同于重智的NT和重现实的S系,NF人天然是为抽象的、无法具体量化的真情而生的,ta们真的渴求着生生世世至死不渝的爱情,会把爱情视作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NFPs,更是可以为得到心上人的爱而放弃许多在世人眼里远比爱情重要得多的东西,比如财富,比如功名,甚至比如生命。同样是跨越阶级、驳斥礼教的爱情,《西厢记》男主张生,放着伸手就能够到的大好功名前途不要,只求莺莺的一颗真心,甚至沉疴难愈时还在想着心上人;《牡丹亭》男主柳梦梅,为了爱情的幸福美满,竟敢冒着杀头风险掘开坟墓,这才换得杜丽娘重回人间,不正是用情至深的情种么!可惜,现实是残酷的,本应纯洁的爱情里实际上处处充斥着算计、利用和欺诈,玩弄着ta们那一颗金子般赤诚的真心;何况就算两情相悦也大多逃不过外力作用,天下有情人哪能对对都终成眷属!理想中比翼双飞、和谐美满如萧史弄玉般的爱情大概也只能在仙境里才能一睹真容了。

另外,毕竟N和P这俩属性就得靠大量精神资源和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才能发育起来,所以不管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史书中,能够发育起来的NFPs几乎普遍有着不那么贫瘠的生存条件,能供ta们在解决物质需求之后思考人生意义,追求文学艺术和永恒的美与爱。也正因如此,ta们会格外注重精神方面的满足,甚至可以弃荣华富贵于不顾(当然其中也有ta们自身能力不过硬的因素),一心扑入看似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中去。世人笑ta太疯癫,ta笑世人看不穿:为求功名落得营营碌碌,百年之后不过黄土白骨!

NFPs同属NF系,都是心怀远志的理想主义者,但与现实的接轨程度往往没有ST系来得那么丝滑流畅、无缝对接。期望越高失望越大,ta们心中的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往往有着很大很宽甚至根本无法逾越的鸿沟。填补这鸿沟的材料,压抑浓缩着存于心胸,又经现实的千锤百炼后,厚积薄发于口舌,就成为千古传诵的游仙诗篇。

最后,也许诸位看累看烦这些长篇大论的理论了,会想来点儿实际的,吃点儿正儿八百的游仙组代餐。没关系,《红楼梦》里的宝哥哥&林妹妹就是诠释这一组名的最佳人选。

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有所耳闻,那就先上结论:宝哥哥ENFP、林妹妹INFP。出身顶级权贵豪门,文艺创作天赋相当之高,精神世界丰富美丽有灵气,与世俗规矩或多或少不接轨,唯一不那么贴切的就是这俩都从骨子里相当厌恶功名,而不是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林妹妹身为“世外仙姝”,生性敏感多情,才高八斗又出身清贵之家,在大观园里却过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日子,有点尖酸刻薄的小性情,从不像宝钗那般劝宝玉求取功名、仕途为重,身子也纤弱娇气得很,最终满怀悲愤吐血而亡;宝玉这风流才子整日混迹女儿国中,与姐妹们流连琼楼玉宇吟风弄月,极恶功名,甚至骂劝他读书的宝钗“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世俗素养成就不过硬,被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关上门来痛打一顿,被抄家之后看破红尘,选择出家。这对绛珠仙草、神瑛侍者从天上来这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历练了一遭,终究又归于太虚幻境,何等贴切的组名阐释啊,我甚至觉得曹公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大概也有参考古来游仙诗之思想内核的。

所以我觉得啊,NFPs大概上辈子都是天宫小神仙吧?就算后来被贬下凡,但心中那股不属于污浊人间的飘渺仙气依然若隐若现地浮动着,提醒ta们无需过分关注他人的脸色意愿,也不要忘了自己真正的根在哪里:凡尘中的种种磋磨只供对境炼心呵,你这谪仙终究还是要回到天庭去的。那么,用开悟的眼,去发掘人间宝贵的真情真性;用柔软的心,去感受与天地万物情感互联的细腻精微;用赤诚的热爱,去发掘出生命所应拥有的力量与神通,以天地为道场、修清净之本心、感众生之苦乐、悟德行之精进,这也许就是NFPs系统自带的“红尘历练”游戏之主线任务吧。

当然,本文仅是一家之言,也并非说“童话组“这名字就完全不对:虽说童话是给充满着天真幻想的孩子们看的,但其中也有相当能反映黑暗现实的部分,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也有恶毒残忍的后妈与大灰狼。只是以我个人的中式传统审美觉得,”游仙“一名也很符合NFPs浪漫不羁遨游九天的理想主义,与隐藏在玉树琼葩仙界美景背后,对泥泞污浊俗世苦难的轻轻叹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