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1949年2月,解放军进行了第一次大整编,全军统一番号。1955年授衔时,54位首任军长里只有8位被授予上将军衔,54位首任政委里更是只有1位被授予上将,这是啥情况?
图1:1949年2月,解放军进行了第一次全军大整编
1949年2月,解放军进行了第一次大整编,全军统一番号。1955年授衔时,54位首任军长里只有8位被授予上将军衔,54位首任政委里更是只有1位被授予上将,这是啥情况?
1949年2月解放军的正规化整编,各大野战军所辖的纵队全部改为军,而且全军所有军、师、团番号都进行了统一排序。
原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简称一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55年元帅),副司令员张宗逊 (55年上将)、赵寿山(未授衔),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55年上将),参谋长阎揆要(55年上将)。
野战军下辖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共6个军。
第一兵团(1949年6月成立),司令员兼政委王震(55年上将),下辖第1军,军长贺炳炎(55年上将),政委廖汉生(55年中将);第2军军长郭鹏(55年中将),政委王恩茂(55年中将);第7军军长军长彭绍辉(55年上将),政委罗贵波(未授衔)。
第二兵团(1949年6月成立),司令员许光达(55年大将),政委王世泰(55年中将),下辖第3军军长黄新廷(55年中将),政委朱明(55年中将);第4军军长张达志(55年中将),政委张仲良(未授衔);第6军军长罗元发(55年中将),政委张贤约(55年中将)。
图2: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55年大将将)
原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司令员刘伯承(55年元帅),政委邓小平(未授衔),副政委宋任穷(55年上将)、张际春(未授衔),参谋长李达(55年上将),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兼)。
野战军下辖第三、第四和第五兵团,共9个军。
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55年上将),政委谢富治(55年上将),下辖第10军军长杜义德(55年中将),政委王维纲(55年中将);第11军军长曾绍山(55年中将),政委鲍先志(55年中将);第12军军长兼政委王近山(55年中将)。
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55年大将),下辖第13军,军长周希汉(55年中将),政委刘有光(55年少将);第14军军长李成芳(55年中将),政委雷荣天(未授衔);第15军军长秦基伟(55年中将),政委谷景生(55年少将)。
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55年上将),政委苏振华(55年上将),下辖第16军军长尹先炳(55年大校),政委王辉球(55年中将);第17军军长王秉璋(55年中将),政委赵健民(55年中将);第18军军长张国华(55年中将),政委谭冠三(55年中将)。
图3: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55年上将)
原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简称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55年元帅),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粟裕(55年大将),第一副政委谭震林,(未授衔) 参谋长张震(55年中将),政治部主任唐亮(55年上将)。
野战军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兵团,共16个军。
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55年上将),政委谭启龙(未授衔),下辖第21军军长滕海清(55年中将),政委康志强(55年中将);第22军军长孙继先(55年中将),政委丁秋生(55年中将);第35军军长吴化文(未授衔),政委何克希(55年少将)。
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55年上将),政委袁仲贤(未授衔),下辖第24军军长王必成(55年中将),政委廖海光(55年中将);第25军军长成钧(55年中将),政委黄火星(55年中将);第26军军长张仁初(55年中将),政委王一平(55年中将);第34军军长何基沣(未授衔),政委赵启民(55年中将)。
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55年上将),政委郭化若(55年中将),下辖第20军军长刘飞(55年中将),政委陈时夫(未授衔);第27军军长聂凤智(55年中将),政委刘浩天(55年中将);第30军军长谢振华(55年中将),政委李干辉(未授衔);第33军军长张克侠(未授衔),政委韩念龙(未授衔)。
图4: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55年上将)
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55年上将),政委韦国清(55年上将),下辖第28军军长朱绍清(55年中将),政委陈美藻(55年少将);第29军军长胡炳云(55年中将),政委张藩(55年中将);第31军军长周志坚(55年中将),政委陈华堂(55年少将)。
野战军直辖第32军,军长谭希林(55年中将),政委彭林(55年中将)。
原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司令员林彪(55年元帅),第一政委罗荣桓(55年元帅),第二政委邓子恢(未授衔),副政委兼政治部主谭政(55年大将),第一参谋长萧克(55年上将),第二参谋长赵尔陆(55年上将),副参谋长聂鹤亭(55年中将)、陈光(未授衔),政治部副主 陶铸(未授衔)。
野战军下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和第十五兵团,共13个军。
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55年大将),下辖第40军军长韩先楚(55年上将),政委罗舜初l(55年中将);第45军军长黄永胜(55年上将),政委邱会作(55年中将);第46军军长詹才芳(55年中将),政委李中权(55年少将)。
图5: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55年大将)
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未授衔),政委萧华(55年上将),下辖第38军军长李天佑(55年上将),政委梁必业(55年中将);第47军军长梁兴初(55年中将),政委周赤萍(55年中将);第49军军长钟伟(55年少将),政委袁升平(55年中将)。
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55年上将),政委莫文骅(55年上将),下辖第39军军长刘震(55年上将),政委吴法宪(55年中将);第41军军长吴克华(55年中将),政委欧阳文(55年中将);第42军军长万毅(55年中将),政委刘兴元(55年中将)。
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55年上将),政委赖传珠(55年上将),下辖第43军军长洪学智(55年上将),政委赖传珠(55年上将);第44军军长邓华(55年上将),政委吴富善(55年中将);第48军军长贺晋年(55年少将),政委陈仁麟(55年中将)。
野战军直辖第50军,军长曾泽生(55年中将),政委徐文烈(55年少将)。
华北军区是1948年5月,由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组建。司令员聂荣臻(55年元帅),政委薄一波(未授衔),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55年元帅),第二副司令员滕代远(未授衔),第三副司令员萧克(55年上将),参谋长赵尔陆(55年上将),政治部主任罗瑞卿(55年大将)。
图6: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55年元帅)
野战军下辖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共10个军。1949年3月太原战役结束后,第十八、第十九兵团划归第一野战军。
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55年元帅),下辖第60军军长兼政委王新亭(55年中将);第61军军长韦杰(55年中将),政委徐子荣(未授衔);第62军军长刘忠(55年中将),政委袁子钦(55年中将)。
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55年上将),政委罗瑞卿(55年大将),下辖第63军军长军长郑维山(55年中将),政委王宗槐(55年中将);第64军军长曾思玉(55年中将),政委王昭(55年中将);第65军军长邱蔚(55年中将),政委王道邦(55年中将)。
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55年上将),政委李井泉(未授衔),下辖第66军军长萧新槐(55年中将),政委王紫峰(55年中将);第67军军长韩伟(55年中将),政委旷伏兆(55年中将);第68军军长文年生(55年中将),政委向仲华(55年中将)。
图7: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55年上将)
野战军直辖第69军,军长周彪(55年中将),政委漆远渥(55年少将)。
1949年解放军第一次大整编,总共组建了54个军,在54位首任军长,到1955年授衔时,贺炳炎,彭绍辉,韩先楚,黄永胜,李天佑,刘震,邓华,洪学智等8人是授予上将,其中贺炳炎和彭绍辉两人是一野的,其余6人都是四野的。这8位上将,都是资历比较老,战功比较显赫,是可以达到兵团级,只是当时没有足够的兵团级岗位,才“屈就”军长,后来大都担任了兵团级职务,所以到1955年就被授予上将。
贺晋年,钟伟两人是授予少将,尹先炳被授予大校。这3人军衔明显是偏低,贺晋年和尹先炳是受了处分,而钟伟丹恩军长就是破格了,所以他就授衔时要兼顾资历,就只能是少将了。另外还有吴化文,张克侠,何基沣等3人未授衔,他们都是起义将领,所以建国后不久就离开了军队,自然也就不能授衔了。
在54位首任军政委中,只有赖传珠一人在1855年被授予上将,主要是因为其实当时赖传珠就已经是兵团政委,军政委只是兼任,所以授上将是很正常的。
图8:第十五兵团政委兼43军政委赖传珠(55年上将)
刘有光,谷景生,何克希,陈美藻,陈华堂,李中权,徐文烈,漆远渥等8人是少将,这8人主要是资历相对浅一些,也有个别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最后只授了少将。
此外还有罗贵波,张仲良,雷荣天,陈时夫,李干辉,徐子荣,韩念龙等7人没有授衔,主要是因为政工干部建国后就转入地方工作,也就没有参加授衔了。
在1949年第一批组建的54个军中,有40位军长和38位军政委,在1955年是被授予了中将,分别占军长的74%和政委的70.3%,可见这首批军级干部中,在六年后授中将是主流,当然授衔时有一部分人已经不是担任军级职务了。
在正常情况下,军级干部,包括正军职、副军职和准军职都可以授予少将,比较资深的军长也有授中将的,资历比较浅的准军级也有授大校的。
让然1955年的授衔,情况还不完全等同于常态化的平时,而是带有很浓厚的酬功意味,是对这些打江山的高级将领的肯定和嘉奖,所以职务级别只是考虑授衔的一部分,还要综合资历和战功,因此有些要比正常情况职位对应的军衔要高,也就很好理解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