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成立后,主要活跃在皖南一带抵抗日本侵略者。1940年,新四军与国民党提前商定了向江北转移的路线,然而,国民党却背信弃义,包围了正在转移的新四军,制造了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期间,因为敌我力量悬殊,新四军血战数昼夜后依然未能突围,最终只能分散突围。在分散突围阶段,有一位新四军高级干部违抗军令,甚至被俘后叛变投敌,这个人就是赵凌波。那么,赵凌波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的结局如何呢?
赵凌波出生于1908年,四川省泸县人。早年时期,他投身行伍,成为川军的一员。土地革命时期,在与红军交战过程中,川军战败,赵凌波被俘,走投无路的赵凌波最终加入了红军,成为红二十五军的一员。
参加红军后,赵凌波跟随红二十五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1934年11月,赵凌波跟随红二十五军参加了长征,一路披荆斩棘到达了陕北。值得一提的是,红二十五军是最早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到达陕北后,他们改编为红十五军团,赵凌波也跟随红十五军团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巩固陕北根据地的战斗,为中央红军在陕北落脚奠定了基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两党第二次合作的背景下,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赵凌波担任了八路军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团副团长。在这之后,为了加强新四军的建设,陕北方面派出一部分干部前往新四军,其中就包括赵凌波。
到新四军之后,赵凌波担任了第三支队参谋长、新四军参谋处处长等职务。1940年11月,为了向方便向江北转移,经过新四军军部批准,苏南新四军第一团与新一团合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也被称为左路纵队),赵凌波担任了第一纵队副司令员。
1941年1月,正在北进的新四军被国民党包围,皖南事变爆发。皖南事变期间,新四军第一纵队接到军部的命令,要求他们尽力突围,并在突围成功后转移到苏南,在苏南建立根据地,坚持游击斗争。
接到军部命令后,第一纵队竭尽全力准备突围,然而,此时赵凌波却违抗军部命令,要求第一纵队不要突围,而是原地撤回,此举遭到了第一纵队大部分人反对,赵凌波也逃离大部队,1月10日,赵凌波被俘,此后他叛变投敌,加入了敌军。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大部分被俘的新四军将士都被关押在上饶的集中营,国民党也知晓了赵凌波是新四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于是他们就想利用赵凌波劝降那些被俘的新四军。在这种背景下,赵凌波被安排担任了上饶集中营的“政治教官”。不过,赵凌波的劝降几乎不起作用,大部分被俘的新四军都是铮铮铁骨的革命同志,坚决不投降。
1942年,赵凌波假装从集中营越狱成功,此后他潜入安徽省繁昌县的新四军驻地,企图侦察新四军的情报,却被新四军第七师第五十七团第二连政治指导员董南才认出。此后赵凌波被押送前往第七师师部,途中他突然逃跑,并在逃跑过程中被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