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期关于轻型迫击炮的介绍里大部分轻型迫击炮都只是扮演了一门炮的角色,而今天要介绍的则是一种既可以铲土也能发射炮弹的武器,也是世界少有的铁锹型迫击炮。
二战苏联工兵锹(图片是现代仿制)
轻型迫击炮在很多国家都是用于填补枪榴弹射程至迫击炮射程之间的火力空白,早在沙俄时期当时军对已经装备了达亚科诺夫榴弹发射器,这种发射器装上步枪后就不能再发射子弹,除了操作复杂外精度也很差,于是苏联开始寻求一种班排一级的基层支援武器,RM-37型轻型迫击炮就在这个背景下开始了。
达亚科诺夫榴弹发射器
新型迫击炮的设计人是亚达科诺夫,他认为跟随步兵前进的炮兵需要随时构筑阵地于是将可以挖掘用的铁锹和迫击炮结合到一起,理论上来说这个设计相当新颖而且很有用处但产物并不成功,该型炮在1937年定型后于1938年开始生产,到1941年的生产停止前共计生产15500具。
亚达科诺夫
RM-37型轻型迫击炮,口径37毫米,全长640毫米,炮管长400毫米,全重2.4公斤,有效射程60-250米,仰角15°~90°。
RM-37型37毫米迫击炮
RM-37型轻型迫击炮虽然小巧但是需要提前构筑阵地,首先在迫击炮底板下挖出一个与地面呈45°的斜坡,发射时要不低于40°的角度否则底板会向后退导致不稳。
RM-37型轻型迫击炮第一次参战是在苏芬战争中却饱受陆军兄弟的痛斥,原因是芬兰厚厚的积雪让该型迫击炮炮弹的机械引信失效,其次是37毫米的炮弹实在太小杀伤力不足;最后是因为这迫击炮没有瞄准仪,发射精度全凭射手的经验把握,有点像掷弹筒。
苏联士兵在使用,可以看到炮弹很小
RM-37型轻型迫击炮的炮弹很小,平时装在独立的弹药筒由15个弹药筒组成一个腰带绑在身前,该型炮弹单枚重400克,弹药包和迫击炮都由射手1人携带。
RM-37型轻型迫击炮的炮弹
RM-37型轻型迫击炮的弹药筒
RM-37型轻型迫击炮唯一的好评来自空降部队,由于该炮身材短小更容易和伞兵一起进入飞机,1942年驻扎在维亚济马附近的4个空降师表示这小炮很好用。
苏联伞兵
RM-37型轻型迫击炮的支架平时藏在炮管内,支架上有一个木塞可以堵住炮口避免杂物进入炮管;底板和炮管之间由一个可以360°旋转的轴连接,这个轴在战斗时很容易损伤;炮管外套了一层帆布避免烫手。
炮管和底板之间用轴连接
RM-37型轻型迫击炮的支架和木塞
RM-37型轻型迫击炮身管外的帆布防止烫手
1941年苏联让RM-37型轻型迫击炮与50毫米轻型迫击炮做了比对,认为前者既浪费了资源又不好用于是下令在当年停产,已经生产的RM-37型迫击炮发放给空降部队和游击队,苏德战争后德国缴获了这些小炮后给了一个3.7cm Spatengranatwerfer 161(r)的编号后发放给当地驻军使用。
RM-37型轻型迫击炮与工兵求外形上很相似便于隐蔽
RM-37型轻型迫击炮放到现在都是一种十分新颖的武器,但是其精度过于依靠士兵熟练度这一点来说就很难做到全军普及,毕竟新兵以及志愿者是很难快速适应这个武器的。
列宁格勒志愿者操作RM-37型轻型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