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过日本第一门国产山炮四一式山炮,该炮诞生于明治41年(1911年)在当时算得上性能不错的武器,此后四一式山炮就一直担任日本主力山炮的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以战胜国身份前往欧洲考察,在一战中欧洲各国野战火炮在战争的催动下翻新了一轮,日本深刻意识到四一式山炮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乃至今后的战争需要,但是四一式山炮毕竟是一战前的产物,想要提升性能最终结果不过是要从零开始设计新的火炮,于是新式火炮设计工作从1920年开始目标直指更强、更远可惜未能上马,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日本当时国内经济十分糟糕。

1918年至1929年的11年间先后经历1918年的米骚动、1918年第一次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危机,在这次经济危机期间美国趁此机会大肆购买日本后生丝、船舶、纺织品等让日本经济稍微恢复,然而日本垄断资本误以为日本经济已经复苏立刻开始扩大投资、建立企业。



1920年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纷纷向日本倾销商品,迅速导致日本出口凋零,国内企业、工厂纷纷倒闭继而引发第二次经济危机。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迫使日本给受损企业大量贷款缓解经济停滞问题。



关东大地震后中国民间捐款,北洋政府拿出库银20万元用于救灾

1924年日本在朝鲜和中国台湾抢夺来的粮食导致国内粮食价格猛跌,日本农业雪上加霜负债达到60亿日元。



日本大正时代农民

1929年日本再一次陷入全球经济危机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46万,半失业人口突破百万。



1929年后日本经济被重创大量工厂、企业倒闭或者拖欠工钱导致罢工四起

1931年日本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先是进行“黄金出口解禁但是收效甚微;随即广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倾销政策来缓解国内经济问题,这个倾销政策是依靠控制国内通货膨胀压低国内收购价然后以低于国际的标准价格倾销,代价就是日本百姓被层层压榨,但是日本在1931年后出口额提升到21.75亿日元。



日本滨口内阁上台后主要是做了恢复金本位,解除黄金禁止出口禁令

1931年6月有了钱的日本军方把推迟了近11年的新式山炮研发计划提上计划,同年九一八事变侵华日军发现四一式山炮已经落后,为此新式山炮的研发计划得以加快速度;1932年新式山炮的测试样品被制造出来;1934年4门样品被制造出来定型为九四式山炮(1934年是神武天皇2594年);1935年在日本陆军野战炮兵学校接收测试,同年11月开始装备日军。



日本四一式山炮,注意炮架是一体的,这个设计会限制火炮的射界

九四式山炮,口径75毫米,全重536公斤,炮管长1560毫米(倍径20.8倍);垂直射界-10°~+45°,水平射界左右各20°;炮口初速350米每秒~390米每秒,最大射程8300米,射速每分钟20发。



九四式山炮

九四式山炮得力于当时日本吸收了不少国外火炮制造技术,比如带有液压驻退装置的分叉式炮架设计既可以稳定炮身的同时又可以增加射界,诸如横楔式炮闩、单层自紧身管等设计也提高了射速、射程以及精度。



九四式山炮,注意炮架是分叉式,图上取掉了炮盾

九四式山炮可以分解为11个部件,其中97公斤的摇架和94公斤的炮管都可以使用人力搬运,该炮分解需要5分钟、重新组装需要10分钟。



日军人力搬运九四式山炮

九四式山炮在日军一个驮马制步兵师团一般装备36门该型山炮;师团下辖3个山炮联队每个联队装备12门;联队下辖3个炮兵大队中的炮兵中队装备4门;每个炮兵中队下辖2个炮兵小队装备2门;每个炮兵小队下辖2个炮兵分队装备1门。

这里有一点要说的是由于九四式产量不足所以经常和四一式山炮混着用。

九四式山炮可以发射多种炮弹,其中包括毒气弹;比如九二式黄弹是芥子气(毒气之王,糜烂性毒气),九二式红弹是二苯氰胂(一种不致命的有毒气体可以穿透防毒面具让士兵忍不住打喷嚏和呕吐,由一战德国发明与致死毒气配合使用),九二式蓝白弹是光气(窒息性毒气,大量吸入后导致肺水肿),由于中国缺乏防毒用具所以日本在战局吃紧时会大量使用毒气;这些毒气即使是在今天依然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伤害,在2003年齐齐哈尔8.4毒气事件就造成1人死亡,40余人受伤。



淞沪会战期间日本多次使用毒气,中国士兵由于缺乏防毒用具伤亡巨大

九四式山炮在二战中总产量1500门分布于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结束后九四式山炮并未退役,在朝鲜战争初期九四式山炮是很多中国志愿军一线火力支援的核心担当,除了性能不错以及数量比较多以外更是的原因是中国志愿军经常需要用两条腿跑赢四个轱辘的美军,在执行穿插任务时能够在山林间跟着部队一起机动的九四式山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图上是在山林间执行穿插任务的中国志愿军人力搬运九四式山炮

九四式山炮是一款在中国战场十分优秀的火炮,对该炮的仿制工作自然不能落下,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就组织太原兵工厂仿制九四式山炮命名为民36式山炮;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苏联援助尚未到达就让华东军械总厂生产九四式山炮,称呼为仿九四式山炮,生产时间从1950-1952年,主要供应给朝鲜战场。



仿九四式山炮



太原兵工厂保留的民36山炮

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上的礼炮是九四式山炮最后一次亮相,由于九四式和民36式山炮缴获数量较多(约240门)所以调集这些火炮不是问题由于当时这些山炮使用时间过长或多或少都有问题于是连夜组织修复工作还从华北军区第七十军炮兵营调集了两门才凑齐了54门。



九四式山炮改的礼炮

重要一点要说的是当时选择54门礼炮是指54个民族(并不是少了2个而是后来独立划分出来2个单一民族,分别是1965年确认了的珞巴族和1979年正式确认的基诺族);28响指的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49年建立新中国,这28响就是对28年光辉历程的赞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