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国军10大主力军及军长


1、第2军,中央军,1937年8月在福建编成。该军以善于攻击而驰名,同时作为老牌部队,其兵员一直保持充足,且在后期全部装备为美械,这使得其在火力上相对于其他部队具有明显优势‌。

王凌云(1942年6月任命),河南洛阳人,绿林出身,原镇嵩军将领。

张金廷(1948年任命),山东高密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

陈克非(1948年8月任命),浙江天台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


2、第5军,中央军,1939年2月由新编第11军在广西全县改称。该军是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被称为“铁马雄师”,是嫡系中的王牌,部队兵员素质高,火力强大‌。

邱清泉(1943年1月任命),浙江永嘉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

熊笑三(1948年10月任命),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

3、第7军,新桂系,1926年3月由广西陆军第一军、第二军合编。该军自北伐战争起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悍。

钟纪(1945年8月任命),广西扶南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李本一(1949年2月任命),广西容县人,行伍出身。


4、第8军,中央军,1941年5月由新编第十一军在湖北江陵改称。该军是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火力猛,战斗力强,在内战中有一定表现‌。

李弥(1945年1月任命),云南盈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周开成(1948年12月任命),湖北潜江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五期毕业。


5、第18军,中央军(土木系),1930年8月由第11师升编。该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民党军老牌劲旅,并产生了众多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号称“种子军”‌。

胡琏(1944年8月任命),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杨伯涛(1948年9月任命),侗族,湖南芷江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七期毕业。


6、第25军,中央军,1938年6月在湖北武昌编成。该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战,将领凶悍,是国民党军内战主力。

黄百韬(1943年10月任命),原籍广东梅县,生于天津,先后毕业于江西陆军第九混成旅学兵营、江苏省军官教导团第五期、中央陆军大学特三期。

陈士章(1948年7月8日任命),河北赵县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


7、第35军,晋军傅作义派,1931年1月由晋绥军一部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七军,6月依国民革命军番号顺序改称第35军。该军为华北战场上的头号劲旅,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战斗作风强硬。

鲁英麟(1945年5月任命),山西垣曲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

郭景云(1948年4月任命),陕西富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8、第74军,中央军,1937年8月由第51师、第58师在上海合编。该军以傲、恨、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在国民党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守兼备,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张灵甫(1947年5月阵亡),陕西长安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邱维达(1949年1月被俘),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9、新编第1军,中央军,1942年12月由新编第22师、新编第38师在印度兰姆伽编成。该军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时称“天下第一军”‌。

孙立人(1944年4月任命),安徽庐江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潘裕昆(1947年8月任命),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10、新编第6军,中央军,1944年4月由第14师、第50师、新编第22师在印度兰姆伽编成。该军与新一军同为抗战时期在缅北战场成立的部队,拥有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作风顽强,是印缅远征驻印军的主力‌。

廖耀湘(1944年4月任命),湖南邵阳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1930年被蒋介石钦点公费留学法国圣西尔军校。

李涛(1948年11月被俘),湖南邵阳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1931年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期学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