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将领接连起义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老蒋兵败如山倒,其处境已经显而易见,明智的人做出明智的选择,而湖南也迎来了和平解放。



湖南能够和平解放,确实离不开程潜、陈明仁两个人,甚至众人的注意力都会放在他们的身上。其实起义的成功,不能归结于一两个人,其背后势必有许多人的努力,而在他们两人之外,就还有一位国民党将领立了大功。

或者说他是抗日名将唐伯寅,作为湖南和平解放大功臣,他做了哪些贡献?



湖南和平解放

1948年,国民党的形势不容乐观,在解放军接连胜仗的前提下,老蒋不得不采取一定措施。

其中为了稳住华中地区,老蒋派遣程潜前往长沙驻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牵制住桂系,毕竟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老蒋自然疑心病重。



只是程潜也未必是可托付之人,甚至程潜驻守长沙后,也将是我党争取的对象之一。

要知道无论是跟老蒋,还是跟李宗仁,程潜与之关系都算不得好,所以有争取的空间。再者我党领导人此前与程潜有过联系和合作,所以也有基础奠定,那么想要谋求和平解放的念头还是可能的。



在解放事宜上,自然是能和平解决的和平解决,不然刀枪相向,又是一大损伤,最后遭苦的还得是普通百姓。

而后在各界人士的争取和推动下,此行动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国民党节节败退,程潜自然看得清楚形势,甚至早在1948年年底就有了脱离国民党的想法。



到1949年,程潜的学生,时任国民党第1兵团司令的陈明仁也率部调往长沙地区,而到这时我党期望和平解放的心依旧激烈。甚至毛主席后来亲自委托人向其转达对和平的期望。

只是程潜一度摇摆不定,白崇禧后来又率指挥所退驻长沙,只能说又是一大难题。



白崇禧到长沙后,没少给程潜使绊子,先是对各种事情指手画脚,然后还要对湖南加强控制。这不明摆着不想让他和平起义。

最初还是简单的敲打,后来还是不放心,甚至去给李宗仁提了些建议。白崇禧想着将程潜调去广州,不得不说他的目的还是达成了,虽说没被调去广州,但被调去了邵阳,那么白崇禧显然要放心不少。



但紧接着接替程潜的可是陈明仁,作为程潜的学生,自然两人的关系更亲近些,而这时陈明仁无疑也在观望着局势,以便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以说也是在给自己留条后路。不过白崇禧也算是起了一定推动作用,因为白崇禧给予了他压力,程潜越发觉得自己的活动空间有限,于是与我党的联系也便更深了几分。

而陈明仁这边,与程潜的联系很多,所以对于起义他并不反对。最后两人终于下定了决心,并向毛主席表达了他们的想法。



而后通电起义,长沙终于迎来了和平解放。起义部队多达几万人,只有少数逃了。当然他们的影响也是重大的,其中华南、西南等地的地方势力乃至是国民党将领等也都相继走上了起义道路。

可以说当时我党的形势一片大好,而程潜和陈明仁的名声也就此打开,但除此之外,“唐伯寅”将军也在其中做出巨大贡献。



唐伯寅的巨大贡献

1949年,国共两党的矛盾越发激烈,复杂的形势之下,很多国民党将领需要审时度势,同时也要思考当下的问题。

这时唐伯寅无疑已经看清国民党,他抱着为国为民的信念,自然会与我党越走越近。同时在我党的不断争取下,唐伯寅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转变。



最初他是与我党合作,先是推进了地方自救运动,随着这些行动展开,唐伯寅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下定决心为这一行动努力。

通过程潜、陈明仁等人的关系,唐伯寅得以与我党密切联系,他们共同商量对策,并积极筹划起义事宜。他也在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以说在策动程潜、陈明仁等地方力量联合事宜上,唐伯寅的贡献不可或缺。如此湖南能够和平解放,唐伯寅发挥重要作用。

唐伯寅是土生土长的湖南湘潭人,农民出身,从小生活贫苦的他,自然想着百姓能有一个安稳的生活。



家中生活艰难,但父母深知读书的重要,所以唐伯寅从小读书,也在不断的学习中,脱颖而出。

只是生活不易,他们家越发的艰难,懂事的唐伯寅便选择离开学校,开始为家里生计着想。学徒、短工等生活他都体会过,他深知百姓的苦难,也便想改变这一现象。



因为孙中山先生,他听闻革命,也由此展开了军人生活。虽说他不是专业出身,但聪明的唐伯寅一点就通,经历艰辛,部队的生活他也便不觉得苦。

投身革命军后,他先后投入战斗,唐伯寅在其中,无疑让人刮目相看。而后唐伯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兵书,苦练军事技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长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唐伯寅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斗争中。日军的脚步不断迈进,他们所要面对的危险只会多不会少,但在战场上,在唐伯寅的率领下,部队将士无疑是与敌军展开一场场激烈的战斗。

炮弹不长眼,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是血与汗的交融,唐伯寅没有畏惧和退缩,可以说唐伯寅所率部队也是淞沪会战中的一支劲旅。



还有在长沙会战中,唐伯寅更付出众多。他常常冲锋陷阵,不论处境是何等的艰巨,他都会坚持下去,在他的指挥下,与敌军是长达数日的交战。

最后在唐伯寅等人的努力下,日军终是被赶出了湖南。如此抗日战争时期他亦做出巨大贡献。



功绩和精神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唐伯寅贡献满满,他因此留在大陆,还有担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高参。只可惜1952年经历特殊时期,唐伯寅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虽说唐伯寅曾是国民党将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为保家卫国而战,而他也向往着和平,向往着百姓能有安居乐业的生活。



唐伯寅是一名抗日名将,虽然我们对他并不熟悉,但他的名字和贡献不应该被忘记。

他们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这份功绩和精神,将永垂不朽。



结语

湖南和平解放,程潜和陈明仁的贡献不用多说,而“唐伯寅”的贡献同样重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