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或几个月大的宝宝

身上有褐色的斑片

就像牛奶和咖啡混合的颜色

不少家长感到疑惑

这是“胎记”吗?



要当心了这可能并不是普通的“胎记”

而是“牛奶咖啡斑”

浙大二院近期接诊了一名患者小叶,她从小身上就有一些棕色斑块,看似是无害的“胎记”,可慢慢地听力开始下降:最开始只是听不清细微的声音,随后右耳更严重,连辨别人声都困难。



示意图 非本文涉及人物

当时小叶即将参加高考

听力下降让她特别焦虑

检查后发现

这并不是简单的耳朵问题

小叶双侧颅内的前庭神经

正被一种肿瘤“侵袭”

这就是她听力下降的元凶

小叶患上了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

——神经纤维瘤病



什么是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简称NF),是一种遗传性全身性神经外胚叶异常性疾病。

神经纤维瘤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型)
  • 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型)
  • 施万细胞瘤病



牛奶咖啡斑的形成主要与NF1基因突变有关,超过90%的NF1型患者会在生命早期(通常为出生后或婴幼儿期)出现牛奶咖啡斑

每种类型与不同基因的变异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神经纤维瘤病,遗传给子女的概率为50%。除了多数为家族遗传病例,人群中可见少数为散发病例。



相关专家介绍,从发病率角度来看,神经纤维瘤病为人类罕见类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手段

神经纤维瘤大多为良性肿瘤,虽然恶变几率不算高,但会造成面部大块色斑,不仅影响容貌,影响神经功能,还可能造成全身各组织脏器多发肿瘤、脊柱畸形导致瘫痪等一系列并发症。

而如果发现短期内瘤体迅速增大,疼痛加剧,则需要考虑恶变的可能。

可通过手术或药物
改善神经纤维瘤

医生解释

尽管神经纤维瘤病

目前尚无法根治

但大多数患者

可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

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引起症状的神经纤维瘤,手术能够有效减轻压迫症状,改善功能;对于早期发现的听神经瘤,及时干预有可能保留部分听力功能,同时减少对面神经的压迫,降低面瘫发生的风险。

经过综合评估,医生认为,小叶右侧的听神经瘤目前较为稳定,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而左侧听神经瘤体积较大,对周围组织产生明显压迫,导致小叶可能出现颅内高压等症状,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最终,医生为小叶实施了微创左侧听神经瘤切除术,成功切除肿瘤。术后恢复顺利,小叶顺利完成了高考。



神经纤维瘤虽然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但它并非无法应对

对于3岁以上特定类型的丛状I型神经纤维瘤病儿童,新型靶向药物司美替尼通过抑制突变基因作用,可显著抑制神经纤维瘤细胞的生长与扩散

长牛奶咖啡斑
就是神经纤维瘤吗?

答案是:不一定!

虽然牛奶咖啡斑是NF1型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并且超过90%的NF1型患者会在生命早期(通常为出生后或婴幼儿期)出现牛奶咖啡斑,但并不意味着所有NF1型患者都会有牛奶咖啡斑,有也不意味着一定是NF1型



图片来源:journal.medizzy.com

例如

这些情况也可能出现
到牛奶咖啡斑

  • 正常人群:

单个或少量牛奶咖啡斑可以在健康人中观察到。

  • 其他遗传性疾病:

如Legius综合征、McCune-Albright综合征、II型神经纤维瘤病、Noonan综合征和结构性错配修复缺陷综合征等。

  • 环境和其它原因:

某些情况下,皮肤摩擦或局部炎症可能导致色素沉着,类似于牛奶咖啡斑。

上海六院医生提醒: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
要警惕神经纤维瘤病

如果有1到3个斑点一般只是胎记的一种,除了美观上的影响外,对人体健康并无不良影响。这种斑通常形状不规则,边缘锯齿状,激光治疗效果较好。



有超过6个斑点,至少0.5厘米或数量一直在增加,建议进行基因测试,以确定这些斑点的潜在原因。

幼儿期孩子已经有20或30块咖啡斑,咖啡斑颜色较深,边界清楚且规则,随着年龄增长周围还出现小斑点;或者父母一方有神经纤维瘤病,孩子出生后身上有多块咖啡斑,同时伴有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基本上可以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

如果咖啡斑面积较大,也可见于神经纤维瘤病,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由于不同个体的临床表现

差异较大

神经纤维瘤的诊断难度大

其治疗、随访、管理

等多方面都存在挑战

如果身上长了这种斑

请尽早到医院就诊

做到及时干预,早治疗

来源:新闻坊综合浙大二院、上海六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