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立春,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打春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日—5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中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而部分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农户来说,是一年繁忙农事的开端纵观立春习俗,其中大都包含着勉农劝耕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的美好期盼。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重大的庆典活动会举行,如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迎春等,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明代作品《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下面,让我们跟随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程振荣,将“立春”二字以篆刻艺术的形式呈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方“立春”印文采用甲骨文文字。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字”。它是汉字的起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

另外,此印为朱文风格形式。朱文其风格静雅秀逸、工致隽美,是篆刻工稳一路的代表形式,对明清时期诸多印风有重要影响。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和万物复苏。程振荣将甲骨文与立春相结合,精心制成这方印章,赋予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深远意义。印石采用龙钮寿山石,质地温润、色彩明艳,为印章增添了艺术美感。


这方印章的边款以楷书单刀法刻上了宋代宇文虚中《迎春乐》的诗句:“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

一起欣赏成品↓



节气小课堂

春季是肝气升发的时期,因此在立春节气需特别注重养护肝脏。在饮食方面,立春后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过多食用咸、酸、辣等重口味食物。同时,可以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豆浆、大枣、蜂蜜和山药。除了饮食调理,立春养肝还需进行适度的运动,如太极、瑜伽和散步,有助于疏肝解郁,提升整体健康。

我们常说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古人的业余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好玩的东西也比我们想象得多。在闲暇之时,他们除了吟诗作对、曲水流觞,也有许多体育运动供消遣。今年,颛桥将结合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以“一节气一运动”推出“运动行”栏目,为每个节气推荐一个民俗体育运动,希望大家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体育的魅力。

投壶


立春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不仅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点,也是民间体育活动和娱乐的好时机。新年里,投壶是春节游园会、庙会上常见的民俗娱乐活动,人们用投壶游戏来庆祝新年,讨个好彩头,寓意着排除万难、达成美好目标。

投壶,即“投箭入壶”,是古人宴会时礼节性的游戏。投者在一定距离以外,宾主按先后顺序把箭投向壶中,并通过计“筹”来判定胜负。这种活动与古代的射礼在形态、意趣、方法、规则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具有射礼色彩的游戏活动。在古人眼中,投壶游戏是仁义、中庸、哲理的载体。因此,投壶游戏不仅是戏乐的方式,还成为修身观德的教化手段,受到古人的推崇。

历史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一般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投壶就代替了射箭。

秦汉以后

投壶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在流传过程中,游戏的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地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

魏晋时也流行投壶

晋代在广泛开展投壶活动中,对投壶的壶也有所改进,即在壶口两旁增添两耳。因此在投壶的花式上就多了许多名目,如依耳、贯耳、倒耳、连中、全壶等。

唐代投壶重视技巧

出现了背坐反投的新玩法,女性开始大量参与投壶。

宋元时期

宋代大儒司马光对投壶有悖于古礼而娱乐化的趋势颇为不满。他根据封建礼节对投壶做了全面的总结,竭力使其达到教育目的。

北宋

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生动描写了宋代宴会中投壶游戏的场景。

明之后

投壶并未拘泥旧法,出现了不少投壶著述。如明末侯珦在《投壶奏矢》称,当时的投法有140种之多。

清代

到了清代,投壶日趋衰落。不过,到清朝末年宫中也还有流传。如今,北京中山公园有个十字形亭,名叫“投壶亭”。公园中还保存了六只古代铜质投壶。


记者:汤玉莉

视频:黄宇轩

供稿:龚宣 颛小鹤

编辑:高淑婷

初审:陈依婷

复审:姚怡莹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