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有个很强烈的新认识,那就是:越善良的人,越没有善报。

人渐中年,身边不少亲友或离世或重病,我就慢慢会发觉,那些“不幸之人”基本都是“好人”;而再想想认识的人中,特别“活蹦乱跳”身心俱泰的,却多是风评比较差的。

用一句比较难听的话来说,“不该死的人死了,该死的人却安逸的活着”,似乎更像是常态。这样的切身体察,尤其是周遭人物事例多了以后,予我个人观念上确实是有冲击的。

因为它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影视剧,而是很直切切的亲身观察。
我老家在广东潮汕地区,中国样板式的宗族社会,家族是比较大的。

这些年,我的近亲里边,陆续就去了不少,单单姨丈都有两三个,都是60来岁就走的。认识的熟人里突然殁了的,更是难计其数,高寿且安乐走完的,其实并不多。

好端端的突如其来一个什么绝症,然后快速没了的,反倒是大多数。有一天晚上,没来由的失眠,我把这些人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也是陡然有一个发现,就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所谓的“老好人”,几乎都是一辈子勤勤勉勉、老老实实的标准“好人”,可就是偏偏得不到“好报”,短命不说,好日子也很少享受到。

日后想到这些,脑海中想起这些人,就不免会伤感,颇有点“我生靡乐”的意味了,也似乎明白所谓“取譬不远,昊天不忒”的乐观主义往往都是骗人的。
比如我爹最好的一个朋友,过去几乎每天都要到我家来喝茶,原本是个非常热心、敦厚的“壮汉”,平日里帮我家忙不知多少,可就是在2023年夏天突然查出肺癌晚期,然后火速安排去医院,然后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人就没了;

再比如我的一个表弟,跟我同岁,去年突然查出了白血病,以濒不治。老实说,初闻此类凶讯,不只是他们的家人无法接受,我也无法接受。

像我的那位表弟,绝对是这个世界上的典型“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生来就与人无争,一天到晚就知道辛苦干活,努力挣钱,养家糊口,是我们这辈人里最老实最良善也最顾家的那一个,可就是他,也只有他,偏偏就罹患这样的绝症。



他这么一病,一对年迈的农村父母,一对年幼的儿女,立马就失去依靠,整个家庭差不多就毁了。而在我的亲属里,一辈子横行无忌,让家人都咬牙切齿的也有,可他们反倒健健康康的,整天喜笑颜开,每日照例喝到酩酊大醉,可就是啥病都没有。
所以,我就渐渐明白过来了,“好人”最容易没“好报”。仔细玩味,也不是没有道理可循:一个是但凡“好人”,道德标准就高,“原则性”的要求就多,心中横亘的条条框框也最杂,做事就不免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这也不行那也不该,人生“成功”的概率就很低,“窝囊”的比例反倒更大。

反观那些“恶人”吧,是从无这类系念的,敢想敢闯敢干,遇佛杀佛,遇魔杀魔,简直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这样的人逮住机会总会成功,西门庆和武大郎的各自出路就是写得很现实了;

另一个,“好人”思虑多,总自觉为人考虑,某天出于善意对着同事说了句谎话都能惴惴不安几个月,怎么能不是“多愁多病身”呢?而“恶人”呢,杀人放火都能了无牵挂,“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花谢花开时去时来都不会让他丝毫动情,如此心境显然是容易健康长寿的。

往世来生,幽冥难征,可我们看历史上,“奸臣”就几乎都高寿;而环顾现实生活中,患上“抑郁症”的,也确实百分百都是社会上的“好人”,恶人是没有这种“善良病”的。
人世间,就是有很多不公的。好人没好报,恶人乐逍遥,也是其中一种。

所谓“善恶历历不爽”,多数时候无非自欺欺人式的自我安慰吧。什么“因果报应”,什么“天人感应”,此类种种学说或说辞,年纪愈大了以后,本应该敬畏心愈足的,实际反倒愈难相信。杜甫有句诗,“古往今来只如此”,我有时瞎琢磨,感觉还真是“如此”,只是叹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