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宁静的小区里,58 岁的李阿姨过着悠闲的退休生活。十几年前,李阿姨偶然间看到一篇关于肥胖危害的文章,文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让她下定决心要控制体重。从那以后,她的饮食逐渐变得清淡起来,几乎顿顿都是蔬果,肉类则很少出现在她的餐桌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阿姨的身材越来越苗条,每次和闺蜜们聚会,她的好身材总是能引来大家的羡慕,尤其是闺蜜张阿姨,更是对李阿姨的纤瘦身材赞不绝口。李阿姨心里也很得意,觉得自己的减肥计划非常成功。

然而,命运却和李阿姨开了个玩笑。绝经 1 年后,李阿姨开始感觉浑身不对劲,全身时不时就会传来一阵疼痛,那种疼痛就像有无数根针在扎,让她坐立不安。一开始,李阿姨以为只是普通的身体酸痛,忍一忍就过去了。但疼痛却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日常生活。没办法,李阿姨只好去医院检查。



到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告诉李阿姨,她的骨密度 T 值过渡,患上了骨质疏松。这个消息让李阿姨有些不知所措,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直坚持的清淡饮食、保持身材,居然会换来这样的结果。在医院接受了两个多月的治疗后,李阿姨感觉身体有了些好转,疼痛也减轻了不少,她便没有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几个月前的一天,李阿姨像往常一样陪着孙子在小区里玩耍。小家伙活泼好动,在前面跑来跑去,李阿姨在后面跟着,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孙子。突然,孙子一个不小心摔倒了,李阿姨心急如焚,急忙跑过去想扶起孙子。就在这个过程中,李阿姨感觉自己的腰猛地一痛,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拉扯着她的腰部。她当即痛得无法站立,脸色苍白,冷汗直冒。



家人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地把李阿姨送往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沉重地告诉他们,李阿姨出现了三节腰椎压缩骨折。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全家人都陷入了担忧之中。幸运的是,经过手术治疗,李阿姨的身体逐渐开始恢复,但这次经历却让她心有余悸。

医生在了解了李阿姨的生活习惯后表示,她的骨质疏松已经是老毛病了,长时间只吃蔬果、很少吃肉的饮食习惯,虽然让她的体重降了下来,身体变瘦了,却也导致她营养不均衡,身体缺乏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引发了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问题。李阿姨这才意识到,原来保持身材并不意味着就拥有健康,自己之前对健康的理解太片面了。



李阿姨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 “千金难买老来瘦” 这句话,很多人也认为老年人瘦一点会更健康。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人的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 60 岁以后,体重每年大约会下降 5%。如果老年人的体重突然下降,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甚至可能对健康有害。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研究,并将成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 JAMA Network Open 上。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 16523 名年龄超过 65 岁的受试者数据,这些受试者在研究开始时都没有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痴呆症,平均年龄 75 岁,其中女性占比 55.6%。研究开始时和开始 2 年后,研究人员分别对受试者的腰围和体重进行了仔细测量,并根据两次测量数据的差异,将受试者分成了 5 组:变化值小于 5% 的稳定组、减少 5 - 10% 组、减少大于 10% 组、增加 5 - 10% 组和增加大于 10% 组。



在随后 4 年多的随访时间里,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着这些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令人遗憾的是,共有 1256 名受试者死亡,其中 563 名因癌症去世,316 名因心血管疾病离世,还有 377 名因其他原因死亡。在剔除了一些会影响死亡风险的其他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体重、腰围变化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体重减少 5 - 10% 可能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而体重减轻超过 10%,则与全因 / 特定死亡风险上升相关。具体来看,体重减少超过 10% 时,男性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 289%,女性增加了 114%;腰围减少超过 10% 时,男性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 114%,癌症风险增加了 87%,女性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 34%,癌症风险增加了 49%。

虽然这只是一项观察性研究,体重腰围下降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具体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佐证,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史晓主任医师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逐渐衰退,消化吸收能力也大不如前。而且,很多老年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慢性疾病,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微胖的体重反而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 “铠甲”,让身体有更好的 “战斗力” 去抵御疾病。



那么,50 岁以后,该如何衡量自己的胖瘦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 2021 年就在国际期刊《流行病学年鉴》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从 1948 年开始,对四千多名实验者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最终发现 50 岁以后,微胖且体重相对稳定的人寿命更长。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一条衡量胖瘦的计算公式:BMI(体重质量指数)=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建议老年人的 BMI 值保持在 20 - 26.9 为宜。比如说,身高 165cm 的人,如果体重是 55kg,通过计算可得 BMI 值为 20.2,这个数值就属于正常范围。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公式,对照自己的身高体重,看看自己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脂肪分布与健康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腰围和疾病、寿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腰围也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一般来说,男性腰围应小于 85cm、女性小于 80cm,如果超过这个数值,那就得注意及时减重了。

保持健康的体重对健康至关重要,除了要关注体重和腰围,还需要配合健康的生活习惯。

很多老年人因为食欲下降或者为了控制体重,饮食往往比较单一。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张坚提醒,老年人饮食摄入总量本身就会有所减少,如果饮食再过于单一,就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所以,学会正确的饮食模式很重要。老年人日常饮食要尽量做到蔬果品种丰富多样,每餐都要有蔬菜,最好是以深色蔬菜为主,它们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非常有益。



水果也不能忽视,不同的水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多样化地吃水果,能让身体摄入更全面的营养。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也必不可少,建议每日保持在 120 - 150g,可以畜肉、鱼虾类、蛋类等轮换着吃,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不会让饮食过于单调。另外,保证足量的蛋白质摄入也很关键,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可以通过蛋奶类食物、肉类来补充蛋白质,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保持在每千克体重 1.0 - 1.2g 为宜。

一些老年人为了追求瘦,会采取极端的减肥方式。但不当减肥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让老年人更容易生病;还可能引发低血糖症,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会造成心脑供血不足,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更严重的是,极端减肥可能会让老年人对食物产生厌烦感,最终引发厌食症、恶病质等严重问题。



现在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贵州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科副主任王文玲指出,久坐会让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就像河道堵塞了一样,血液无法顺畅流动,容易导致下肢水肿等问题。同时,胃肠道蠕动速度也会变慢,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很容易导致代谢出现问题。而且,久坐还会使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提高。所以,建议老年人日常每隔一小时就起来活动 2 - 3 分钟,简单地伸展一下身体,活动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保持活力。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