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别忘了“吃3样,做3事,忌3事”,一年之初要重视,别大意。“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不仅标志着寒冬的结束、万物复苏的开始,更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时节的习俗讲究,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生活的祝福。明日立春,不妨遵循传统智慧,做好“吃3样、做3事、忌3事”,为新一年的健康与顺遂打好基础。



一、吃3样:咬春尝鲜,滋养阳气

1、春饼卷万物

“春日春盘细生菜”,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自古盛行。薄如蝉翼的饼皮包裹着豆芽、韭菜、萝卜丝等时令鲜蔬,卷成“春卷”,寓意五谷丰登、生机勃勃。春饼中的辛香食材还能助阳气生发,驱散冬日积寒。



2、萝卜咬春寒

“立春啃草根,一年不生病”,这里的“草根”指的便是萝卜。萝卜性凉味辛,既能缓解春燥,又有“咬得草根断,百事皆可做”的象征意义。民间认为立春吃萝卜可祛除晦气,护佑整年安康。

3、春芽尝新意

“春吃芽,夏吃瓜”,香椿芽、豆芽、荠菜等春季嫩芽是大自然的馈赠。香椿炒蛋、荠菜馄饨、凉拌豆芽,既顺应“春生”的时令特点,又能补充维生素,唤醒身体活力。



二、做3事:迎春纳福,开启好运

1. 踏青“迎春神”

古时立春有“迎春”仪式,百姓祭拜春神句芒,祈求风调雨顺。今日可简化为郊外踏青,感受草木萌动、春风拂面,寓意“接春纳福”。漫步自然中,吐故纳新,身心亦随之舒展。



2. 鞭春牛,勤耕耘

“打春牛”是立春的传统活动,用泥土塑牛鞭打,提醒农人春耕开始。现代人虽不务农,但可在书桌旁挂一幅春牛图,或写下新年计划,象征“勤耕不辍,收获可期”。



3. 戴春胜,添喜气

“立春戴幡胜”是唐宋遗风,女子剪彩纸为燕子、花朵戴于发间,男子佩春幡于腰间。如今可用红色丝带、绿植装饰家居,或佩戴一枚春意盎然的胸针,以“一点红绿”点亮新春气象。



三、忌3事:避忌有方,护佑安康

1. 忌争吵,以和为贵

立春是阳气初升之时,宜心平气和。若与人争执,恐“冲撞春气”,影响一年运势。不妨静心品茶、焚香冥想,让身心与自然同频。

2. 忌赖床,顺应天时

《黄帝内经》强调“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立春后白昼渐长,宜早睡早起,散步舒活筋骨。赖床贪睡易阻滞阳气生发,导致春困加重。



3. 忌搬迁,安稳为先

民间认为立春是“四时之始”,气场动荡。此时搬家易扰动静谧的“春气”,不利家宅安宁。若非急事,可另择吉日乔迁,以求根基稳固。

Lily美食谈碎碎念:

立春是天地轮回的起点,也是人顺应自然、调整身心的契机。从饮食到起居,从行动到心念,看似细微的习俗背后,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深邃智慧。明日立春,愿你我吃好三样、做好三事、避开三忌,以饱满的精神拥抱春暖花开,让新一年的好运如草木般蓬勃生长!老传统还是要讲究的,图个吉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