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无数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热闹的舞龙舞狮,从精致的糖画制作到传统的庙会民俗,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过年的习俗紧密相连,为春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即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非遗里的年味儿”全媒专栏,带领大家走进非遗的世界,探寻那些隐藏在年俗背后的动人故事,感受非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1月25日,作为吕剧发源地的滨州市博兴县迎来一场重要演出——2025博兴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上,戏曲联唱《梨园欢歌春满堂》博得满堂彩。节目中,来自博兴县吕剧扽腔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们,把京剧《坐宫》、《红灯记》,吕剧《姊妹易嫁》和扽腔《小庙一夜》的经典选段串联起来,让观众领略了不同剧种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吕剧和扽腔的演出中,贝斯、大提琴、合成器这些西洋乐器的加入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力,为当晚的节目增色不少。

近一段时间,吕剧、扽腔成了当地演艺活动中的“主角”。无论是在镇村的露天舞台上,还是在学校的跨年晚会上,抑或是企业年会上,吕剧、扽腔都是保留节目。

节目内容的与时俱进,也是吕剧和扽腔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一招。扽腔《小庙一夜》取材于《续太平广记·厚德部·曹鼐》,讲述了明朝时期,曹鼐为泰和县典史时,抓捕一美艳女贼,与其在小庙中共处一夜,女贼以财贿之、以色诱之、以权惑之,曹鼐感到难以招架时,就写“曹鼐不可”以自警,终抵住诱惑,守住底线,后成一代名相的故事。

博兴县吕剧扽腔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周瑞说,近年来,创新题材剧目不断涌现,除了《小庙一夜》,还有劝导喝酒不开车的《马大宝喝醉了酒》、普及医疗保健知识的《吕剧说健康》等剧目。

滨州市以“唱响吕剧工程”为总抓手,通过戏曲进校园、开设吕剧培训班等方式,让地方剧种的根在基层扎得更深。2024年,滨州市成功主办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为地方戏曲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本报记者 韩凯 本报通讯员 窦宏瑞)

非遗里的年味儿|孔府菜端上百姓餐桌

非遗里的年味儿|杨家埠木版年画 在时尚里“出圈儿”

非遗里的年味儿|海阳大秧歌,舞动火红年

非遗里的年味儿丨临清驾鼓鼓声铿锵 龙灯灯火风吹不熄

非遗里的年味儿|皮影闹新春,老树发新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