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清晨,位于淮河之畔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刘府镇刘府村早早就热闹起来,今天不但是春节民俗中迎财神的日子,更是玉麒麟青年泗州戏剧团进村开唱的第一天。
细腻精致的妆容、华丽的头面、如行云流水般的水袖……“00后”团长贡健强以“贡筱玉”的艺名登台,花旦扮相亮相的那一刻,赢得了台下观众的“满堂彩”。此刻站在戏台中央的他不再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四学生,而是一位全身心投入泗州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春节期间贡健强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演出。(受访者供图)
一出经典的《大上寿》开场,清亮悦耳的唱腔,灵动传递出舞台角色的神韵,台下的叫好声此起彼伏。“好多年没看过年轻人唱泗州戏了,没想到今年过年看上了,唱得真好!”四邻八乡的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送上惊叹与掌声。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是在苏鲁豫皖地区流传了200多年的特色剧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贡健强8岁开始学戏,14岁就成为泗州戏最年轻的代表性传承人,从此他便一直奔走在传承、宣传和推广泗州戏的路上,带动一群年轻的泗州戏爱好者,投身于多地的文化惠民演出,为这一古老的剧种不断注入新活力。
贡健强(右二)和玉麒麟青年泗州戏剧团的年轻演员们。(受访者供图)
“我的寒假是从唱戏开始的。”贡健强笑着说。1月10日,他就从河北燕郊的学校出发,直接飞往安徽黄山市歙县瞻淇村参加乡村“村晚”。之后一直到除夕,他和小伙伴们都不断奔波在安徽、江苏多地的舞台上,献上一场场精心准备的剧目。“最忙的时候一天跑三场演出,超级累,但看到那么多人想听、爱听泗州戏,还是觉得很开心。”
台上光彩照人,背后却是非同寻常的忙碌和辛苦。“我们自己搬设备和道具,自己装台,经常在村里的临时空房里住,打地铺甚至睡在车里。”贡健强说。
贡健强利用少有的空闲时间在家直播。新华社记者朱青 摄
这个春节,贡健强不仅在线下的舞台上奔忙,他还活跃在网络平台上,用直播和短视频传播泗州戏。每一次直播,他都会认真地“扮上”,从戏曲知识的深入浅出讲解,到经典唱段的精彩展示,他的直播间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一次直播一个多小时,一场直播最高峰时有2000多名观众同时在线。”
“希望我们用新生代的力量,让泗州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也能够迎来‘新春’。”贡健强说,春节假期之后,他回到学校也还会坚持直播。“我想和年轻的伙伴们一起,为传承和发展泗州戏坚持唱下去,相信泗州戏这颗戏曲明珠,一定能在跨过岁月的长河后,在新时代走向更大的舞台,继续闪耀光芒。”(记者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