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总台春晚的小品《借伞》,得到网友的广泛好评。
《借伞》取材自经典故事《白蛇传》的小品《借伞》,以一把西湖绸伞巧妙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最后“白娘子”赵雅芝、“许仙”叶童惊喜献唱,让观众重温经典作品的恒久魅力。
《借伞》。央视供图
结束春晚表演后,《借伞》中两位“许仙”扮演者闫佩伦、陈丽君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分享参与这个春晚节目的创作心得。
一位喜剧演员和一位戏曲演员,怎么看喜剧和戏曲的融合?
陈丽君。受访者供图
演员闫佩伦因为喜剧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喜人奇妙夜》,以及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大奉打更人》等为观众所熟知。在春晚小品《借伞》中,由闫佩伦扮演的许仙,每次撑开伞就会偶遇不同戏曲剧种的白娘子和小青。
闫佩伦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创新和融合”是创作小品《借伞》最主要的挑战和困难。
《借伞》海报。受访者供图
“在喜剧创作者眼里,很害怕给传统艺术抹黑,我们也不知道那个界限到底在哪里。所以在前期的创作过程中,喜剧导演和戏曲导演们这两边一直在沟通和融合,中间我也介入过几次。大家在探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怎么展现传统艺术、传统戏曲?是把他们捧在上面,还是说跟喜剧持平?还是在喜剧中作为元素、要素来用?”
闫佩伦说,经过尝试和讨论,导演们最终决定还是以语言类为主,戏曲类为辅,将两者进行最大化的融合。
闫佩伦坦言,戏曲演员老师们很不容易。“他们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展示各个剧种的活,还要承担一部分喜剧表演。”
“我们了解过,戏曲演员老师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是‘严丝合缝’的,因为要配合音乐,他们需要把握好表演、调度和节奏,而我们平时做喜剧排练时很容易出现‘现挂’,有一点即兴表演。一开始戏曲演员老师们是稍微有一些措手不及的,所以我们在排练过程中一直磨合。后面我们越来越熟悉,玩得很开心。”闫佩伦说。
闫佩伦说,通过《借伞》想给观众们传达的主题是:“有些人、有些事是值得等待的,哪怕需要很长时间,总有一些东西值得你等待。”
在他看来,《借伞》还具有创新价值和意义。“我们很希望这个节目被更多年轻人看到,被小朋友们看到。他们看到我们这个作品之后,能爱上喜剧,爱上戏曲,然后有更多的人将各个剧种的戏曲传承下去。”
《借伞》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陈丽君饰演的“许仙”一亮相,B站视频上都在刷弹幕“太帅了”“好俊的许仙”。
当陈丽君开口唱出:“骤雨梦回初遇天,执伞如执娘子手,以千年换同舟,共白头。”网友们直呼听得“感动流泪”“这是中国人的千古浪漫”。
《借伞》海报。受访者供图
陈丽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借伞》是一个令她非常“意外”的节目——这个小品很巧妙地把语言类节目和戏曲节目嫁接在一起。
陈丽君坦言,自己虽然一直在尝试戏曲跨界,但这种跨界还是第一次参与。今年春晚是一个比较大胆也很成功的尝试。
“我接到这个节目邀约的时候有点担忧:我能演语言类节目?后来他们解释了这个策划,告诉我只需要做好戏曲这部分的本分就好,我才有了信心。”陈丽君说,为了服务剧情,特别创作了一段许仙的越剧唱词和唱腔,这部分主要起一个升华作用。
陈丽君。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蛇年,《白蛇传》又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我觉得这个节目除了要表达‘有情人终成眷属’‘真情值得等待’这样的主题之外,对于我们戏曲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和介绍。”陈丽君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