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玉兰,今年64岁,出生在河北一个小乡村。
高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乡镇供销社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后来供销社改革,我提前退休,拿着一份每月5700块的退休金。
丈夫早年因病去世,我独自拉扯着儿子长大,好在儿子争气,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省城找了份不错的工作。
两年前,他结婚了,儿媳是个城里姑娘,家里条件挺好。
婚后不久,儿媳怀孕了,孩子出生后他们两口子工作忙,于是让我来省城帮忙带外孙。我想着,孩子是我亲孙子,我一个人闲着也没事,就答应了。没想到,这一带就是六年。
这六年里,我的生活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刚搬到省城的时候,我是满怀期待的。
儿子儿媳租了个两室一厅的房子,虽然不大,但很干净。
儿媳对我还算客气,平时说话不多,也不怎么和我亲近,但我想着,年轻人心思细腻,慢慢相处就好了。
外孙出生后,我更是把心思全扑在孩子身上,白天抱着哄,晚上半夜起床喂奶换尿布,几乎没怎么睡过整觉。
孩子渐渐长大,儿子和儿媳的生活也越来越忙。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加班到深夜,家里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在操持。
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再加上照顾孩子,忙得团团转。
儿媳对家务的事情几乎不插手,回来后不是看手机就是追剧。
儿子偶尔会帮忙洗个碗,但次数少得可怜。我心里不是没有怨言,但想着年轻人压力大,我能帮就多帮一点,家和万事兴嘛。
让我寒心的是,儿媳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冷淡。
我带外孙很尽心,但她总是挑三拣四,说我给孩子穿得太多会感冒,做饭口味太淡孩子不爱吃,甚至连我哄孩子睡觉的方式她都不满意。
每次听她抱怨,我心里都特别难受,可是又不能和她争,只能忍着。儿子看在眼里,有时候会劝她几句,但她根本不听,反而说我是乡下人,思想落后,不懂科学育儿。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年。
外孙上了幼儿园,我的负担稍微轻了一点,但家里的家务活还是全压在我身上。
每个月我的退休金都用在家里,买菜买水果,给外孙买衣服买玩具,几乎花得干干净净。
我本以为这样付出,儿子儿媳会感激,没想到,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儿媳和她妈通电话,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住儿子家,真是不懂事”。
当时我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但为了儿子和家庭的和睦,我还是忍了下来。
真正让我心寒的事情发生在腊月二十二,也就是今天。
早上我带着外孙去了趟菜市场,买了些饺子馅和年货,准备提前包点饺子冻起来,等儿子他们放假回来吃。
回来时,我发现亲家母的手机落在了家里茶几上。
她昨晚过来,说是商量过年聚餐的事,今天一早就走了,可能忘了带手机。
我想着等她打电话来再送过去,可就在我擦茶几的时候,手机亮了,一条微信消息弹了出来,署名是“女儿”。我下意识看了一眼,内容是:“妈,你手机落哪了?赵老太太家?”
那个“赵老太太”三个字,像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我怔住了,连忙点开亲家母的通讯录,找到了我的号码,备注同样是“赵老太太”。
我手一抖,手机差点掉地上。
原来,在亲家母眼里,我只是个“赵老太太”,连个名字都不配有。
六年来,我把亲家当亲人,每次她来都热情招待,饭菜做得丰盛,水果削得整整齐齐。
可她呢?
从来不叫我名字,原来心里是这么看我的。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她和儿媳是一类人。表面上对我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嫌弃我是乡下来的,觉得我住在这里是占了他们的便宜。
晚上,儿子下班回来,我试探着和他说起这件事:“小伟,我是不是住太久了?要不,我回老家住一阵吧。”
儿子愣了一下,赶紧说:“妈,你怎么突然这么说?这几年你辛苦了,我们都知道,要不是你,我们哪能安心工作?”
我点点头,心里却不是滋味。儿子一直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我知道,他夹在我和儿媳之间,很多时候难以为难。他说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儿媳对我的态度。
吃完饭,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想起这几年的点点滴滴,越想越委屈。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却换来这样的结果。或许,是时候为自己活一回了。
第二天一早,我把外孙送到幼儿园后,给儿子打了个电话。
“小伟,我决定回老家过年了。你们也不用担心我,我自己一个人挺好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儿子低声说:“妈,是不是小梅又说了什么?还是亲家那边……我去说她们!”
“不是,”我打断他,声音尽量平静,“我就是想回去看看老家的房子,过年了,得收拾收拾。你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放下电话,我开始收拾行李。这个家,我没脸再留下来了。亲家母的那句“赵老太太”,像一根刺扎在我心上,拔不掉,也忘不了。
回到老家后,我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生活。
每天早晨到街头买菜,下午和邻居们唠嗑,晚上看看电视。
日子虽然清静,但心里总有些空落落的。我不是不想念外孙,也不是不想念儿子,但我知道,只有我离开,才能让他们过得更自在。
过年前几天,儿子打来电话,说要带儿媳和外孙回老家看我。我婉拒了:“家里冷清,你们还是在省城过年吧,我这边挺好的。”电话里,我听见外孙的奶声奶气:“姥姥,我想你了!”听得我心头一酸,但还是忍住了。
挂了电话,我一个人坐在炕上发呆。窗外的鞭炮声隐约传来,预示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我明白,这一切都结束了,但我的心,也终于能轻松一点了。
有些付出,不一定能换来感激;有些感情,不一定能收获回报。我只希望,儿子能明白我的苦心,不要让下一代继续这样冷漠下去。至于我,余生只想为自己活一回。不再委屈求全,不再卑微讨好,这样,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