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多年发现一个规律,很多小学成绩好的孩子,到初中基本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而那些小学成绩差的,到初中基本还是差。

小学那点知识点还学不明白,就不用指望孩子到初中后会突然开窍。能逆袭的确实有,但只是个例,大多数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差下去。

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呢?

是天赋吗?

并不是,若是小学阶段早早就需要拼天赋,那到初高中根本没办法搞。

我认为,影响小学生成绩的,一个是习惯,另一个是规划!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这一点毋庸置疑。而规划,也是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有六点规划,小学阶段若是做到位了,孩子到初中后妥妥就是学霸一枚!

1、选对学校,鸡娃便成功了一半!有能力就送孩子去好的学校里面,尤其是那些家长不太会辅导孩子学习的,学校的作用就会显得更大一点。

还有那些太调皮,总是不听管教的,学校的作用也会更大一些,这种孩子可能不太听家长的,但他一定会听老师的,如果遇到一个好老师,那将是孩子的造化。

而在好学校里面,碰到负责任的好老师概率会更大一些。

2、英语一定要狠狠地提前学,小学达到高考水平,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提前搞定英语,到初中之后会有更多时间刷数理化。

如果英语总是同步校内的节奏去走,到初中后只会被吊打!而这一届的新初一采用了新教材,难度指数上升好几颗星,以往要到八九年级才会接触到的单词,如今全都提前到七年级去学,这也充分证明了提前学英语的必要性。

3、小学奥数的坑也挺多的。很多孩子学半天不知道在学什么,学奥数在于锻炼思维,跟课内成绩并无直接关系。

而且学奥数要趁早,三四年级可以重点抓;到了五六年级该停就要停了,小升初阶段重点是提前学,而不是本末倒置去抓奥数。很多人到了六年级还在上奥数班,浪费时间。

4、语文不行的,一定是晨读没有抓到位。小学阶段就养成晨读习惯,到初中后语文能断档领先别人。

晨读不需要太长时间,每天坚持15分钟就行了,关键是要把状态拿出来,不要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要求孩子大声读、流利读、有感情的读。古诗词、小古文、美文散文、好词好句好段落、高分作文等等,这些都可以读。

其中,古诗文可以重点读,因为这部分是很多孩子在考试中丢分最严重的区域。



5、小学报很多兴趣班的,大多都学不出什么名堂,没有真正的热爱与天赋,没有长期的坚持,基本都是在浪费时间,全当是一种体验,或者说找个地方让娃老实呆一会,别在家玩手机。

特别像钢琴、架子鼓、小提琴之类的乐器,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可以不报,浪费时间浪费钱。真要报兴趣班,有两个可以优先考虑,练字与体育类的,但依旧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收获,如果能练出来,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受用。

6、小四门一定要趁早启蒙,很多孩子小学的时候一心扑在语数英上面,却忽略了小四门的启蒙,甚至有很多人连小四门是什么都不知道,后知后觉只会处处挨打。

有太多孩子到初中后,考试总被小四门拖后腿的,如果单单按照语数英排名能进前几名,但一加上小四门,排名直接就掉到了中部去了。

因为小四门考不好而被拉分的,这种着实可惜。小四门大多靠背,但大家都知道,脱离了兴趣的支撑,只靠死记硬背的话,效果不会太好。

想要到初中后轻松搞定小四门,小学就要提前铺垫,做足启蒙才行。

而启蒙小四门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带着孩子看纪录片。

适合小学生看的关于小四门的纪录片,有《河西走廊》、《跟着课本去旅行》、《航拍中国》、《工作细胞》、《创新中国》等。

这些纪录片在网上都能找到,趁着寒假还有一些时间,可以每天安排时间跟孩子看看这些有意思的纪录片,启蒙小四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的加持,届时学起小四门,只背两三遍就能轻松记下那些知识点。

以上这六个坑,小学阶段要特别注意,每一个点做得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到初中之后的表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