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中华小诗库”,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整天挂在口中的“我三岁识千字,五岁读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
他是编剧虚构出来的“神童”,但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我们遇到了一个真正“三岁识千字,六岁勇闯央视夺冠军”的“神童”。
人红是非多,可能是网友们的嫉妒心作祟,很多网友将他和“伤仲永”相提并论。
觉得他在台上的这些表现,都是父母的营销手段,只是为了“捞金”,时间会证明一切,那么现在五年过去了,王恒屹现在怎么样呢?
“神童”养成记
2013年这个“神童”出生在青岛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本科生,为了生计,每天忙碌的工作。
所以王恒屹的童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奶奶一起度过的,他的奶奶和别人的奶奶有所不同。
他的奶奶对古诗词有很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用“无法自拔”来形容。
在王恒屹出生之后,奶奶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给他读古诗词,在长期的影响下,王恒屹对古诗词也产生了兴趣。
所以奶奶就开始增加教学频率,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学东西是很快的,短短的时间内,王恒屹就能背诵大量的诗词。
还学会了两千多个汉字,就在其他小孩子还光着屁股哭哭啼啼找妈妈的时候,王恒屹就已经“遥遥领先”了。
后来奶奶为了能够让孙子更好地学习,为她营造了一个充满知识氛围的学习环境。
家里摆放了很多诗词,还有很多识字卡等学习工具,为了能让孩子快乐学习,奶奶选择寓教于乐的方式。
边做游戏边学习,让他能在快乐玩耍中学会知识,王恒屹能有这些成就,功劳全都来自他的奶奶。
“神童”亮相惊呆众人
后来,在家人的鼓励下,当时只有3岁的王恒屹,就参加《了不起的孩子》综艺节目,在节目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这个节目中,他能轻松地辨识清楚两百多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能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对很多歌曲的旋律也有深刻的记忆。
这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是难以完成的,所以当时台下的观众们个个都目瞪口呆。
这完全都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简单了,这不就是妥妥的神童吗。
五岁的时候,王恒屹参加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在这舞台上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神童”,瞬间名气大涨。
之后他又参加了《经典咏流传》,《欢乐中国人》等文化类的节目,让更多人认识她。
撒贝宁作为北大的“高材生”,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遇到王恒屹算是遇到了“劲敌”,一时间他北大高材生的光芒被掩盖了。
当时只有五岁的王恒屹,因为能熟背300多首唐诗,100多首宋词,识字量3000多,被主持人撒贝宁称为“行走的中华小诗库”。
在节目中,王恒屹选择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挑战,从几百卷的诗词中,随机挑选,然后背诵出来。
为了让他熟悉规则,先让他尝试了句保留了4个字的诗句,他很快就答了出来。
台下有很多观众都表示自己打不出来,而他在舞台上的表现真的让众人惊讶。
这个时候肯定很多家长心里都在想,如果这是自己的儿子多好。
更是有网友调侃,看着台上的王恒屹,再看看自己整天只知道打游戏的孩子,恨不得给他两巴掌。
后来在难度加大的时候,主持人撒贝宁和董卿想帮助他,都被他拒绝了,最终所有挑战都成功了。
对于舞台上的“神童”,很多网友表示这些都是他父母的营销手段罢了,而这人设也是被包装出来的。
毕竟现在网上很多这样的情况出现,曝光父母为了让孩子当网红所做的那些事情。
所以大家认为,王恒屹可能有着同样的遭遇,如果真的是打造出来的人设的话,随着时间的变化,早晚会露出马脚。
那么过了五年之后,曾经站在舞台上那个“神童”怎么样了呢?
“神童”现状
在参加完《挑战不可能》这个节目后,王恒屹就回归到了现实生活,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小学生。
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小学,中学学业,在学校学习成绩非常出色,会将自己储备的古诗词自然的运用到作文中。
而且现在的他不再局限对诗词的学习,还开始学习书法,通过了书法十级考试,事实证明他离开舞台后依然很优秀。
成绩优异,阳光帅气,和普通少年一样,热爱运动,打篮球,踢足球都很厉害,是学校的篮球队队员。
他没有因为曾经在舞台上的那些光环感到骄傲和自大,而是安心的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在学校会积极帮助老师和同学们,给同学们讲故事,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
2024年,王恒屹有了个弟弟,他对弟弟也非常疼爱照顾,基本每星期都会和奶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背诵四次的日常。
他的愿望是,希望将来自己能成为一名历史老师,用自己的智是来感染更多的人。
家人对他的梦想也非常支持,不断地鼓励他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
从现在王恒屹的状态来看,网友们之前纯粹是嫉妒心作祟,看不得别人好。
所以在网络上流传一些不实的言论,王恒屹的父母从来没有消费过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利用孩子来“捞金”。
现在反而回到了现实普通人的生活,就想问当初信誓旦旦的那些网友打脸不。
有嫉妒别人的时间,不妨自己多去学习学习,多指导一下自己孩子的功课。
如果他的父母真的想要“捞金”的话,在节目刚播出就会趁着热度继续发展,完全不需要等几年的时间。
用好的眼睛去看待世界,才能看到美好的事物,不然自己的眼光永远都只能那么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