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无条件接纳孩子》专栏的第32章
我们在谈到孩子时,总是说“要教育孩子”,而也恰恰是这种教育孩子的心态,使得我们做不到无条件接纳。
关于这一点,在专栏30章《发现一个问题:但凡想教育孩子的父母,就必然无法做到无条件接纳》中,我们已经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
那这一章我们为什么又来说这问题呢?因为那一章只是告诉了大家具体如何做到无条件接纳,,却没有阐述明白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做到无条件接纳。
所以就这个问题做一下补充,让大家理解什么样的心态下才能真正的做到无条件接纳,而不是用教育的心态面对孩子。
无条件接纳的重要性
在谈到教育的问题前,继续老生常谈的强调一下无条件接纳的重要性。
是否做到无条件接纳,会影响我们的本能,进而会影响我们的外在教育行为,决定了你如何教育孩子。
当你不接纳孩子时,你就会给孩子挑毛病,然后就会批评否定孩子。也就是说,不接纳的内在本能,决定了你会采用不接纳的外在教育方法。
而我们也都知道,批评否定的教育方式是不受孩子欢迎的,所以当你的这种不接纳教育,就会受到孩子的抵制,那你的教育当然就很难成功了。
毕竟孩子都不听了,你的教育怎么成功?你让他学习他偏不学,你的教育目的怎么达到?
只有当你做到无条件接纳时,基于无条件接纳的本能,你就会采用接纳的语言行为,就会接纳孩子的各种行为、各种表现,孩子自然喜欢这种接纳的他们的父母,自然而然的,父母的教育也就更受孩子欢迎,教育也就更容易成功。
这就是无条件接纳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做不到无条件接纳,你学习再多的教育方法教育技巧也没用,因为你根本就用不出来,你只会继续顺应原有的本能采用原有的方法。
理解了无条件接纳的意义,我们再来说“教育”思想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问题
我们再来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说你教育孩子,就做不到无条件接纳。
其实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教育本身就隐含着否定的意思。
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不去教育老师,不去教育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
因为我们觉得孩子不懂,或者说孩子做错了、做的不够好,所以我们才要教育,但凡孩子懂得,而且还做的很好的话,我们还会教育吗?
同样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不教育老师,不教育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就是因为他们都懂、也做的比我们好,我们还怎么教育呢?
所以教育本身,就隐含否定的意思,因此当我们抱着教育孩子的心态面对孩子时,我们潜意识中就会想挑孩子毛病、否定孩子心态,自然而然的,我们也就不接纳孩子。
所以你基本可以把教育和不接纳划等号,因此你要想做到无条件接纳,那你就不能用教育的心态面对孩子。
那不用教育的心态面对孩子,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孩子呢?
无条件接纳应该具备的心态
什么样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做到无条件接纳呢?
其实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讲过,就是专栏的第9章《虽然你的孩子休学躺平,还天天沉迷手机,但他依然是最棒最优秀的》中说得,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是最棒最优秀的。
当你无条件的坚信孩子是最棒最优秀的,是没有问题的时候,你具备的心态就是能够做到无条件接纳应该具备的心态了。
那你的孩子都是最棒最优秀的了,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你不接纳,还想接纳什么样的孩子呢?
有的父母可能说了:还是找不到这种心态的感觉。
没关系,大家可以这样试一试,你就能够找到可以做到无条件接纳的心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