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n-xujie

江苏镇江在抗战中于1937年12月8日沦陷,其后由日军实际控制直到战争结束。期间日军在镇江一直保持兵力部署和机构设置,也就留下了不少照片和零星的视频片段。

这些日军拍摄的图像,除了少数发布于当时的公开画报、新闻之外,大多都分布在各个部队的纪念册、军队私人相册等小范围传播载体中(通常称为“XX紀念写真帖”)。此类相册部分被带回了日本国内、或被日军带去了其它战区、也有部分流散在了中国民间,很多可能未经面世就已在战乱中灭失。

随着各国二战在世人群的基本终结,这些老人手中的相册也不断出现,并在各类古旧网上公开售卖,许多国家的档案数据库也予以开放阅览(包括日本)。目前社会上对此类相册博眼球式的标题报道,大多是不符合现实的,只是利用信息差的一种新闻炒作。

本文的这组照片,来自日军“トセ部隊”的中国战场纪念影集,即“独立野战重炮兵十五联队”。

独立野战重炮兵十五联队使用的主战武器为“十四年式十糎榴弹炮”,这是该部队1937年9月卸运装备时的照片:


似为十四年式十糎榴弹炮


牵引炮车

随后该部队一路沿长江西进,直抵南京。南京作战结束后,该部队到镇江宿营休整。由上海进攻南京,再到镇江驻防期间的整个时长,约为1937年11月20日至38年1月,此后该部自南京前往安徽、徐州战区作战。

下面为该影集中涉及镇江地区的摄影图片



该部队由于配置重武器、车辆较多,所以驻地安排在了开阔的镇江国民(军事)训练所,位置应该是现在的东门外江科大地块,也就是原来的清军三十六标驻地。


镇江国民训练所 1937年12月27日

日军高层巡视镇江国民训练所驻地 1938年1月5日


日军高层巡视镇江国民训练所驻地 1938年1月5日

该部队还曾组织去焦山游览,并勘查炮台。


坐渡船前往焦山



该部拍摄的镇江城区面貌

镇江城区在战争中受到多次猛烈轰炸,市区城防也发生了激战,对城建破坏较大,这些照片必然有“粉饰太平”的一面。


镇江街面

大市口


镇江大市口路牌有“兵站司令部”等字样

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日军知道这里是遣唐使阿倍仲麿的游历之处。



镇江金山寺。唐代的弘法大师(空海)为日本密宗初祖,曾来镇江金山寺学习。



甘露寺-镇江港



镇江河滨公园--“庆祝镇江自治委员会成立”的活动。



在镇江郊外进行军事训练的该部队


无线电通讯演习


枪械使用训练

当时属于第十行政督察区(江宁)辖区的句容机场也被拍摄的一张照片



句容太平门 1937年12月7日



丹阳万善塔



(全文完)

个人写作,请勿复制或洗稿 2025-02-0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