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很大,不同省份、同一省份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信息储备不足,就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谈种地,至少这是对我们的基本国情的忽视;谈论我们的猪羊牛肉的价格,同样不合适。
谁说牛肉26块钱一斤,就一定是冷冻肉?
谁说排骨13块钱一斤,就一定是冷冻肉?
至少这些现杀的牛肉和排骨,我在线下全都买到过。
当然我也清楚,有的地方的现杀肉绝不止这个价;
在我腊月二十四赶集,77块钱买了5斤2两排骨的时候:
有江苏的读者评论说:
我们这里的排骨23块钱一斤,别的18;
而同在山东的一位读者说:
我16块五(一斤)买的5斤猪肉,突然不香了。
深圳的朋友说:
排骨我前几天去市场买38一斤还带排骨头和尾,基本只有1/3是排骨。
写文章的时候搜了下淄博张店的排骨要28块钱一斤,比我们这里贵太多;都是在山东,差别却很大。
那么腊月二十四当天,我们这里的肉价是这样的:
排骨15块钱一斤;
猪肉13块钱一斤;
大骨头8块钱一斤。
小年前几天,我妈买的排骨13块钱一斤;
因为当时大家忙着买猪肉灌肠,排骨销量就低了些,所以卖家就做了个排骨促销活动。
全是当天现杀猪,我到的那个摊一天能卖十几头猪。
你就听卖猪肉的那个人讲什么,都是地地道道的一手资料。
村里养牛的亏钱去年春节就听过,今年同样如此。
有人家养了5头牛,价格太低不想卖,只能干养着不让生小牛;同时,过去一年小北本人对牛肉价格的下降体会特别多。
遍地开花的潮汕牛肉火锅店和自助牛肉火锅店;
社区团购的牛肉价格从115三斤降到了99三斤。
11月底在枣庄的一个超市里,当下的现杀牛肉26.9元一斤,我赶紧买了两斤坐火车带回来,这可比我团购买的划算多了。
过年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我表哥都在说牛肉多便宜,阿根廷用牛肉抵债了。
这跟炒股很像呀,基本信息已经在基层广泛传播;这又跟炒股很不一样,因为在基层获得的反倒是一手信息。比如:
表哥说过年的时候,去舌头的猪头只卖2块5一斤。
我们家每年过年都要买猪头做猪头肉,自认为我妈做的猪头肉堪称一绝,味道好极了,这也是家的味道。
分析种地、牛肉猪肉价格,跟分析企业是一样的,最重要的就是信息获取。
每个人的信息储备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更不一样;这有点像盲人摸象,摸到大象耳朵的人,非得跟摸到大象鼻子的人争论,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他们都没有错,因为他们都是基于自己掌握的信息做出的判断;
但是他们都不正确,因为他们掌握的信息都是片面的、有限的。
不知道大家吃不吃粑粑柑。
小朋友到了成都,我让他在当地买粑粑柑放车里拉回山东,当时他买的是4块钱一斤。
我以为这已经很便宜了,因为小区团购十几块钱一斤,超市八块钱一斤;但是有个成都的读者跟我说,她前几天买的2块钱一斤,超大,一个粑粑柑就有一斤。
所以,没必要争论粑粑柑这种水果是不是太贵了,因为不同地区它的价格就是不一样。
每个得出结论的人都没有错。
但是每个人掌握的信息可能都不是全面的。
在股市,或许我们应该感谢这是一个定价错误的市场,而定价错误来自于市场参与者的偏见。
正是因为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信息,片面信息带来了偏见;
而正是偏见带来的定价错误带来了买入机会,要是每个人对公司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那么,投资机会也将不复存在。
重点是,投资是自己独立分析判断做出的选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为了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必须主动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仔细分析,为买卖决策提供参考。
然而,仅在获取不片面的信息这一步,我们就有很长很长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