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学”(13)
子贡对孔老师极其尊重,几乎把孔子当成“神”。别人问他,孔老师咋这么厉害啊?他的回答是:“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论语·子罕》)
意思是,大概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所以让他多才多艺吧!
前面我还批评子贡这种说法,不过仔细想想,孔老师这空前绝后的学习能力,换做我,也只有五体投地的份儿。
——他到底咋学成这样的?
咱不说别的,就说《诗经》吧。
《诗经》,后来才成为“经”,在《论语》里,只叫“诗”。孔老师令人震惊的能力是,他不仅搜集整理了周代及前朝流落的诗歌,还对每一首加以甄别、演奏,自己能实操了,才进行编纂。
这态度,简直了。
孔子眼中的“学”,是学人生大道;但这种大道,并非漫无边际,是有路径的。
具体路径,一是礼,一是诗。“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这个意思。
对孔子的学生而言,不熟读《诗》,重要场合不引用几句《诗》,就不及格。
正因如此,《论语》里面,不仅引用《诗》的情况非常频繁,就连直接评价、论述《诗》的内容,也很多。简单梳理一下——
1.用“可以谈《诗》”来表扬学生。
孔子两次把“始可与言《诗》已矣”,作为一种正面评价,来表扬自己的学生。能谈《诗》,说明学业精进到了一定程度,可以登堂入室了;就好比数学老师表扬你:“可以和你谈论微积分了!”自然是对你数学能力的肯定。
第一次是表扬子贡。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前面翻译过,不再重复了。
第二次是表扬子夏(卜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要先打好白色的底子(古代多用绢布作画,不是白纸,所以要先扫一遍白色),再去作画。子夏问,那礼是不是也是在后面呢?意思是,礼是外在、形式的东西,要先做好内涵,把仁义作为底子。
孔子一听,很受启发:“启发我的就是卜商啊,以后可以和你讨论《诗》了。”
表扬人,就用知识水平来表扬,是很智慧的。象棋、围棋讲究段位,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
2.对《诗》内容及作用的评价。
①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这段大家都熟吧?有歧义的是“思无邪”,按《诗经》原文,“思”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孔老先生在这里,究竟是“无邪”(“思”还是语气词),还是“思想无邪”(“思”成了“思想”),学术界——嗯,假装我也很懂学术界——是有争议的。
引用《诗经》中的句子,但有意“附会”一下,改变原文的含义,以适应引文,历史上常见,不必惊讶。
②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这段貌似也很出名,考试还经常考。如果哪一天试卷里有道题,叫“诗的社会功能”,你可以长啸一声(只要别吓着主考官),在考卷上歪歪扭扭写下四个大字:兴、观、群、怨,搞定!
③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也很有名呀。貌似《论语》里提到《诗经》的句子,都是如此,大概是互相借力吧。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实就是“中庸”之道,要合适,要适度。欢乐和悲伤,都不要过度。过犹不及,过则伤人。
④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这段侧重于对《诗》作用的评价:诗使人振奋,礼让人在社会上立足,音乐成就学业(可以理解为,如果你把音乐学成了,在孔老师这里就可以毕业了)。
⑤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shào)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
涉及《诗经》具体篇目的评价,分别是《周南》《召南》。
孔子对儿子伯鱼说,你学过《周南》《召南》吗?人如果不学这两篇,就好像面向墙壁站立一样。
面壁而立,什么感觉?压抑感,看不清前方。《周南》《召南》恰恰能让人打开视野,所以孔子这么说。
3.对《诗》学习方法的评价。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孔子是从反面说的:学《诗》,死记硬背不行,没有前途。即便你背过了300多篇,给你安排个政务,你干不好;让你出使四方,该用外交辞令应对的时候你却对不上。倘若如此,背的再多,又有什么用?
4.谈及自身对《诗》的搜集整理工作。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意思是,我从卫国返回鲁国,把音乐整理出来,让《雅》《颂》到各自该到的地方。
这段更清楚地表明,孔子整理的《诗经》,最初是流传于宫廷及民间的音乐,孔子进行了搜集工作。
《诗经》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如果觉得难,不妨先从《论语》中的“诗”开始。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