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学”(11)

说孔子眼中的“学”,是修身之学,是学人生大道,《论语》有很多证据——几乎遍地皆是。

比如今天这段: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本来是谈论什么样风格才算“君子”,谈忠信、交友之道、人生修为的,说着说着,孔子情不自禁、不能自已、自然而然地,又扯到了学习上。


就像一位苦口婆心的高三班主任,和你谈理想,谈生活,谈家长,谈校园,谈未来……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谈得你心动九洲、思飘海外,班主任最后一句话终于回到主旨:所以说,要努力加油,好好高考!

得,海阔天空了一回,最终还是让你回教室背课文。

老规矩,先翻译一下: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巩固。德行方面,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咳咳……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这段译文,是杨伯峻先生的版本。之所以做出说明,是因为文言文翻译的另一个“老规矩”——文字越简练,争议就越大。


杨先生的译文,至少有两个地方,其他专家是有争议的。

“学则不固”,是不是承前“君子不重则不威”说的?或者说,即便有相关性,但是一句话还是两句话?

从杨先生的翻译来看,“君子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即“如果你不庄重,缺少威严,那么学习了也会不巩固”。

这两段话存在关联,是没有争议的;争议在于——关联性是不是像杨老师说得这么大。

另一种对“学则不固”的解释,则显得关联性没这么大,前后两句,相对独立,即解释为:(一个人如果热爱)学习,就不会固陋。

我倒觉得,后一种解释似乎更好一点。从生活经验来看,一个人即便威风凛凛、端庄稳重,和是否学习、是否固陋,似乎联系也不太大。


但学习——尤其是孔老师强调的“人生大道”之学,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让人更具同理心、更理性。

这样的事实是你无法否认的:一个人的理性成分越高,就越不会固执于自己的浅陋。

请注意,是浅陋的固执。如果是一件合乎情理、合乎趋势,但只是因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他的固执就成了执著。这和“浅陋的固执”完全不同。

在我看来,把这两句话看做相对独立的句子,似乎更为合适。当然,这不等于两者毫无关联。

另一个争议颇大的地方,是“无友不如己者”的翻译——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很多人觉得这未必符合孔子的思想,翻译为“不要亲近没有仁德的人”。我倒觉得,杨先生的翻译也没什么不妥,前提是我们不能把这句话绝对化。

孔子的交友观,很符合中庸法则,既强调“见贤思齐”,又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见不贤而内自省”。


他说“无友不如己者”,意思就是“见贤思齐”。要多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发现他们的优点、学习他们的优点。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一直坚持这种观点,后来戴尔·卡耐基等成功学大师的倡导下,一度十分风靡。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从孔子这里“偷师”的。

成功学很不幸地被一部分投机者带偏了节奏,“无友不如己者”被过度功利化了;甚至发展成为“向上社交”,鼓励年轻人主动攀援达官贵人,充满着了浮躁与金钱的气息。

这已经与儒家“在下位、不援上,在上位、不凌下”的观念,相去十万八千里了。

对于“不如己者”,孔子并不排斥与其交友,因为即便一个人“不贤”,身上往往也有可取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全是缺点和不足(当然这种人极少),也可以把他作为一面镜子,防止自己误入歧途。

一个人原本很一般,如果有了进步,则“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多看到他进步的地方,不要揪着落后和缺点不放。

这种交友的境界,又岂是成功学大师所能企及的。


总的来看,这段话说到了君子风度,说到了忠信,说到了交友,也涉及到了他屡屡表扬颜回的“不贰过”,都属于人生修养,都是儒家强调的“学”的范畴。

学则不固,强调的是学习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理性,让人更有逻辑、更加清晰地分析世界、判断是非。

一个人有了理性、有了逻辑,克服“固陋”这样的弊端,又有何难?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