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集采药可以,但误导他人就不对了。
比如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三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你敢吃吗?”言外之意就是,集采的阿司匹林因为便宜,所以药效肯定差。
这种将药效与价格绑定的观点,很多人还深以为然,以至于当我说,阿司匹林三分钱一片并不离谱时,竟被认为是在洗地。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一片三分钱,连生产、包装、运输的成本都覆盖不了,亏本的买卖,怎么可能是真的?
这种说法乍看很合理,毕竟三分钱太少了,别说三分钱,就是扩大一百倍变成三块钱,掉在地上都没人捡,更别说覆盖成本了。
但问题是,谁家的药品是一片一生产、一片一包装、一片一运输的?
按这个逻辑,草莓一颗两块钱,同样覆盖不了种植、采摘、包装、运输的成本,是不是也太便宜了?要100一颗你才买?
实际上,得益于药厂的规模效应、成熟的生产工艺和高效的物流体系,各个环节的成本可以被摊薄到极低的水平。
以阿司匹林为例,其主要成分是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的乙酰水杨酸。水杨酸和乙酸酐作为大宗化工原料,价格非常低廉,分别是10-15元/千克,4-7元/千克。
在大规模流水线上,每生产一片阿司匹林,水杨酸的成本约0.08分-0.1分,乙酸酐的成本约0.02分-0.04分,辅料的成本约0.2分-0.3分,制造成本0.1分,包装成本约0.8分,运输成本约0.15分。
这样一合计,每片阿司匹林的成本就是1.35分-1.5分。即便加上损耗,哪怕不赚钱,也不会亏本。
何况,作为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药物,药厂生产阿司匹林更多是作为一种“市场准入条件”,本就不靠它赚多少钱。
不只阿司匹林,像这类上市多年的经典药物通常都很便宜。比如1毛钱一片的布洛芬、2毛钱一支的青霉素、5分钱一片的甲硝唑、2分钱一片的维C等等。
因此,要判断一种药物是否有效,应该靠一致性评价,而非价格。虽然低价的集采药确实出了问题,但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仅指药物,耗材不算)。
否则,将阿司匹林涨到一块钱一片,你难道就信了吗?你依然不会信。但反过来,如果美国进口的阿司匹林才5分钱一片,你也不会因为它便宜而不信。
为什么?因为一看到集采药,想到的便是寻租、回扣、假冒伪劣之类的蝇营狗苟,而说起美国进口,第一印象就是FDA这块金字招牌。
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社会信用崩塌之后的必然结果。就像某些奶厂为了重获消费者信任,会在产品介绍写上“欧盟标准”几个大字一样。
还是那句话,在一致性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之前,盲目清退进口药,只会跟医药代表的时代一样,落得一地鸡毛。
而人们想要吃上放心药,关注点也更应该放在药物的监管与检测标准,而非被某些人夸大的“低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