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为中国美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之一,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挖掘培养优秀美术人才。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四届“中国美术奖”中,中国美术学院获得“四金一银二铜”的瞩目成绩。学院持续锻造“能打善战”的文艺创作人才梯队,始终牢记“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根本宗旨,体现从“高原”勇攀“高峰”的整体面貌。

一代代师生秉持国美的学脉优势,赓续振兴的使命精神、闯先的实验精神、兼通的哲匠精神、湖山的诗性精神。学校特此推出“全国美展‘国美人’”系列采访,挖掘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与叙事肌理,讲述深入人心的国美故事,传颂时代与人民的赞歌。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生沈晓明的中国画作品《金色土地》斩获金奖。深入山川大地的采风,他目睹了农耕劳作与土地馈赠的勃勃生机;挤身青旅的城市历程,他认识了守望土地与建设现代的双重身份;八年警务的工作经历,他为世间伤痛所感慨,为个体重生所打动。十余年中国画学习与刻画的累积,沈晓明将土地上勃发昂扬的生命状态饱满地释放出来。赤紫的背脊坚韧有力,鲜红的衣裳温暖明媚,金色的土地化作图腾,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底色中。


《金色土地》 沈晓明 中国画 240×240cm 2024年

《金色土地》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以及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2023年,第七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主题为《五岳归来》,要求参展艺术家围绕国内名山进行创作。作为中国画人物方向的创作者,这无疑是对我的一次挑战。


“五岳归来——第七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海报

为此,我前往太行山进行实地考察,看到了大山中的村民劳作与生活的状态。“山水”,往往被中国知识分子视为无人之境、纯净之物。然而在知识分子将其审美化之前,山水的本质是中国人生存所依赖的重要资源,人们依靠山间的土地、泉水等自然资源维持生计。


《山河日月》 沈晓明 中国画 350×468cm 2024年

因此,在我的参展作品《山河日月》中,画面中间是一条源自天际的清泉,右侧描绘了现代人踏入山水之中的情境,而左侧则展示了在大山中人们的生活状态。


2017年秋收时节,在山西大同的某个黄昏时刻,我看到一位姑娘在田间收割玉米秆。尘土飞扬,而夕阳恰好洒落在黄昏的烟尘之上。我认为那一刻美得无与伦比——这种美并非尘世的视觉享受,而是蕴含着一种厚重感,甚至涌起一股“悲”——这种劳动的艰辛,是中国人以及中华文明的底色。我们与土地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了我们不可磨灭的底色。她在我脑海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创作《山河日月》时,我将她作为左侧人物组合的中心来呈现。她是中国女性形象的一个代表,宛如女神般的存在。


此前,我捕捉到一位在阳光下喝水的大叔的形象,他上身赤裸的皮肤因日晒而近乎呈紫色,那紫色的背影,连同人物本身都仿佛被染上了紫色。

尽管土地耕作已不再是我们当前城市中能够目击的日常景象,但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土地耕作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实存在。因此,我的创作自然而然地从《山河日月》过渡到了《金色土地》。我将这两个形象作为我创作的核心思考点,并前往农村、工厂工地等地,寻找并记录其他相关的形象,逐渐形成了这一主题——中国人与土地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粒粒皆辛苦》 方增先 中国画 99x56cm 1955年


《潮》 詹建俊 布面油画 177×196cm 1984年

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呈现“中国人在土地上的奋斗”这一主题时,已经创作了诸多感人至深的经典之作,例如罗中立先生的《父亲》、詹建俊先生的《潮》、方增先先生的《说红书》《粒粒皆辛苦》《母亲》、周思聪先生的矿工题材画作以及刘文西先生描绘的陕北女性形象。这些艺术形象,经过岁月的积淀,已成为中国人脑海中不可或缺的视觉构成,生动展现了中国农民的形象与风貌。


我需要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农耕场景如同图腾一般,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集体意识之中。但我的目的并非展现具体的农耕活动,而是要传达一种意象化的情感与理念。画面中所呈现的场景也并非发生在同一时间段,而是涵盖了收获、耕种以及享用粮食等多个过程,我将它们融合在了一起。

我会在作品中体现一定程度的苦涩,呈现那些日常可见的、反映这个时代某一方面的场景,尽管可能不够全面,却是我观察、感受到的当代农民的生活状态——那位大伯在吃饼时没有表情,但生命中历经沧桑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那位姑娘在吃饭时回头望了我一眼,同样没有表情,但她的面容中蕴含着生活的痕迹;还有那个健壮的小伙子,他注视着我,自信且乐观,这就是他给人的感觉。我认为,这样的形象值得被记录下来。

您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运用了哪些色彩技巧?

A:我想表达土地所带来的希望与生机,那是一种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所以我决定让色彩饱满地展现出来,而这也构成了一种挑战。笔墨是中国画 最为重要且独特的表现手法,亦是其优势所在。在保留笔墨意蕴的同时,使色彩呈现丰富、相对饱和且具有放射性的状态,两者之间的协调颇为困难。过于饱和丰富的色彩可能会削弱黑白关系或笔墨的韵味。在此方面,我认为我所做的仅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金色土地》在此次全国美展中获得金奖,您有什么感受与体会?

A:我感到无比意外与荣幸。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包括支持我攻读研究生等决定,他们在生活中为我兜底。


沈晓明与徐默老师


沈晓明与盛天晔老师


《明月前身》之一 盛天晔 宣纸水墨 367×144cm 2018年

其次,我要衷心感谢我的两位导师——徐默老师和盛天晔老师。自硕士阶段起,他们便给予了我诸多锻炼的机会,如同师傅带领徒弟一般,引领我在学术与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的博士生导师盛老师描绘黄河边农民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对人的深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位导师不仅在专业领域给予我悉心指导,更在生活中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与支持。我的画作能够取得如今的进展,离不开两位导师一次次提供的机会和耐心的辅导。他们为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台阶既稳固又扎实。

是什么让您从艺术领域转而投身公安工作,后又从公安岗位重返艺术领域?

A:我的本科是在美术学院学习的。毕业后,觉得自己画技不够成熟,天赋也比较有限。但我需要先找一份工作来立足,看到一些中小学同学经过警校训练后变得积极向上,我很受启发,觉得可以尝试警察这一职业。不过,实际的工作情况和我之前的想象不太一样,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既然选择了,我就尽力去做好。当时正好赶上招录体制改革,新录用的公务员需要去警校进行再培训。所以,我在浙江警察学院又学习了两年,毕业后被做了刑警。后来,我调到了公安机关的宣传部门,一共在公安系统工作了八年。



工作之后,我才体会到自己对绘画的不舍。在公安系统工作期间,我基本上没有再进行绘画创作。而绘画对我来说,是一种自我确认的必要方式,通过它,我才觉得我是我,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因此,我认为不应辜负自己的内心,在年迈回首往事时,不应留下因未追随内心而后悔的遗憾。于是,我在2017年决定辞职。

中国美术学院的办学理念、学术氛围和资源对您的创作有哪些帮助?

A:我选择重返中国美院,是因为我深知她能为我提供多方面的滋养:理念上、专业训练上,以及通过与我身边那些极具灵性、智慧与善良的艺术家们的交流,都能给予我的信息与启发、促进我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在这个环境中,我感受到了全方位的滋养:无论是学院的环境、建筑本身,还是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对我产生着某种刺激。特别是中国画浙派人物画的传统,它对人的关注、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强调,以及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等理念,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我的思维与心灵之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自身的一部分。


请您谈谈自己未来的创作计划和目标。

A:我通常是从一个小的创意点出发,逐步进行尝试与探索,就像是在不同方向上慢慢敲打,逐渐构建起整个作品的框架。这一过程与我之前的经历紧密相连:过去在派出所接警时,我目睹了城镇中普通民众在面对生活困难、纠纷与伤痛时的种种情境。我也画过消防员,他们曾是我的同事;画过疫情期间的护士,这些创作都源于我内心深处的感动。


尽管我曾深入田间、工地,与土地的守望者、现代化进程的建设者们交谈、体悟,但我并未真正像他们一样生活。我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更深入地体验生活,比如去工厂待一段时间,以得到更全面的理解。同时,我也在思考,是否应该转变方向,去关注城市中其他群体的生活,如城市白领,他们的生活同样充满亮点。未来的创作,或许可以从这些真实的生活亮点中寻找灵感。


沈晓明

沈晓明,出生于1986年1月,浙江绍兴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徐默、盛天晔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读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来 源|国美学术通讯

采 访|周 慧

编 辑|周 慧 王怡航 倪义臣

责 编|刘 杨

审 核|方 舟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