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学者辛树帜考证“尚书·禹贡”的九州贡品,发现“多以龟为贡物”,于是断定“禹贡”必作于“宝龟的年代”,即以龟为宝的年代。西周中期之后,已经不再以龟为宝,因此可以框定出禹贡写作年代在西周中期之前。

或许乌龟长寿,或许其他灵性神异,故而古人以龟为宝,在上面戳烫以卜筮吉凶,在上面刻写与神灵沟通的文字等。但以考古来看,其中还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夏代与商代前期主要是在甲骨上烧灼卜筮,具体办法是用烧红的木棍或其他戳烫龟的腹甲,以其裂纹判断吉凶。那么,古人为何用这种方式卜问吉凶?

其二,殷墟甲骨文前后,在殷墟之外都发现过甲骨文,其中最早的是贾湖甲骨文,上面刻写了一个“目”。那么,贾湖先民在龟甲上刻写“目”字,背后有何意义?

其实,这两个问题本质一样,只是一个问题,周易·说卦·离卦对此有相关解释。接下来,先解释第二个疑问。


贾湖龟甲上的目字

1987年,河南漯河舞阳贾湖村东侧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些契刻符号,龟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被称为“贾湖刻符”。

其中,有一件龟甲非常特殊,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龟甲后叶刻有一个“目”字形,该字形与后世甲骨文“目”字一模一样,就是“眼睛”的象形;其二,该龟甲出土时,甲内放有一些黑白颜色的小石子,虽然还不能确定运作机制,但基本可以肯定是用来卜问吉凶的工具。


关于龟甲内的黑白石子,有学者猜测认为是“最初的卦”,即用龟甲“摇”出不同的“爻(yao,奇偶结果,与摇的上古读音若是相同,两个字或有联系)”,组合起来就是“卦”,因此八卦最早起源或在于此。

因此,这件龟甲是一件上古占卜工具,古人用之卜问吉凶。但问题是,贾湖先民为何在占卜工具上刻一个“目”字?其实,这个字还真有神奇功能。


周易又一次被印证

过去对于“周易”,往往将之视为糟粕、迷信,甚至要全盘否定,实际上其中固然有些糟粕,但里面不仅蕴含中华文明精神,而且也携带了很多中华民族上古信息,比如对贾湖龟甲上为何刻“目”,就有相应的解释。

周易·说卦·离卦记载:“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为干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离为目。”其中,离卦中提到“离为龟、离为目”,综合起来就是“神龟为目”。另外,小说中的“南明离火”,显然出自离卦。

关于“离卦”解释,周易中还有一些,这里只是截取部分说明,之所以“离”有如此之多的内涵,其实是因为不同时代对“离卦”的认知积累,文明越久、就越会出现这一现象,西方几千年文字内涵几乎没有变化让人费解。


神龟为目的原因,在于龟有神奇灵性,可以看到未来,所以古人以龟甲占卜,就是卜问未来吉凶。但龟甲只是龟的甲壳,上面没有眼睛,那么该怎么办?

办法很简单,就是我们熟知的“画龙点睛”,即在龟甲上刻写“目”字,给龟甲画上眼睛,这样龟甲就有眼睛能看透未来吉凶,如此占卜才有效果,因此在龟甲上刻“目”,在当时必然是一件非常庄重的大事。

显然,贾湖“带目龟甲”的出现,正好印证了周易离卦中的“神龟为目”。搞清楚了这一点,再看开篇的第一个疑问,“戳烫”形成一个“点”,其实还是给龟甲“开眼”,让它去看看未来,戳烫产生的“裂痕”就是“神龟看到未来后”的回答,也就是卜问中的“兆”。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前几年中国根据考古事实,总结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征,其中之一就是“连续性”,本文谈论的这个话题就体现了这一特征,从贾湖龟甲刻目、到夏商周的龟甲占卜与甲骨文、再到古代“画龙点睛”等等,显然是一脉相承之余也会随时代变化而有所变化。

其次,对于贾湖刻符,很多学者认为不能确证为文字,但其他暂且不谈,就以贾湖龟甲上的“目”来说,不仅与甲骨文“目”字形一样,而且恰好印证周易离卦“神龟为目”,即它的用途就是“为神龟开目”,因此必是文字无疑,西方学者否认也就罢了,不明白国内许多学者也否认它是文字。

参考资料:周易、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