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舞动春归。
日前,上海博物馆举办
“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
甄选13件/组馆藏与借展文物精品
邀请观众见证蛇灵传说
在中华文明中的绵延与变迁
感受蛇灵文化
跨越山海、连接各民族的精神共鸣。
每年春节前夕,上海博物馆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生肖迎春展,尽管规模不大,但却是馆中人气很旺的展区。今年是蛇年,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其无足而水陆畅行,冬眠或蜕皮后宛若新生,种种特质令古人敬畏并将其神化。
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之所以命名为“灵影仙踪”,是以“绿野仙踪”为灵感,“蛇是一种非常灵动、可以蜕变的动物,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又非常具有神秘感,展览的英文名翻译过来就是‘像蛇一样滑入春天’。”
展厅中的第一件文物是商晚期的刻辞龟腹甲残片。龟甲上刻有两字,右字为甲骨文“它”,最初表示为“蛇”,其字形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蛇的特征。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亦不乏蛇纹装饰,可见蛇的形象很早就深入人心。
与需要用放大镜刻辞龟腹甲残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型的陕西皮影“青蛇架”。青蛇架是传统影戏剧目《白蛇传》演出所用道具,在戏中起到交代地点、衬托氛围等作用。其造型庞大,精雕细镂,敷彩以红、绿、黄、黑为主,对比鲜明,营造出一派光怪陆离的景象。“青蛇架就像一颗树,中间有洞,用来放皮影的。这是上博馆藏的皮影戏道具,从来没有展出过。”褚馨透露,展厅外还摆放了以青蛇架为概念的装置艺术,供观众打卡。
除上博馆藏展品外,此次展览还有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的蛇纲网状铜器和鎏金蛇头铜剑柄。蛇纲网状铜器在滇文化墓地中极为罕见,其用途尚不明确。鎏金蛇头铜剑柄则是滇国青铜兵器之一,构思新颖,做工精湛。
作为展示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内涵的窗口,上海博物馆在举办生肖迎春展的同时,还策划了一系列衍生教育活动,“我们设计了一个贪吃蛇的游戏,紧密结合展品,希望观众尤其是小朋友可以通过游戏更深入了解中国文物。”
展览将展出至3月2日。
记者 / 刘艺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周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