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文博时空/文朱紫璇/文从交龙纹鑑到豕卣,从子仲姜盘到蟠蛇纹卣,每一次触碰,每一次尝试,都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段连接古今的艺术之旅。修复师以巧手妙思,赋予其新生,让古老的灵魂再次闪耀。
春秋交龙纹鑑:修复16年的青铜“澡盆”
青铜鑑流行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为当时使用的一种容器,多用来储水、储冰或洗澡。上世纪 90 年代,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从香港文物市场觅得了这尊春秋交龙纹鑑。相比上海博物馆此前收藏的同类文物,此鑑形制更大,口径达 79 厘米,高度约 45 厘米,表面装饰着复杂龙形图案。而且本体破损严重,器壁平均厚度仅有 1.5 毫米左右,这更使得修复过程难上加难。
春秋交龙纹鑑修复前
1996 年,修复春秋交龙纹鑑的重担落到了时任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组组长张光敏身上。经过初步清洗后发现,除了 2000 多年时间带来的腐蚀和损坏外,这件青铜器身上,还有不合规矩、不计后果的修复带来的伤害。张光敏在接手这尊交龙纹鑑时发现了人为修复的痕迹,但修复手法极为粗糙,原料和纹饰都与文物原件不符。将这些修复痕迹拆除之后,交龙纹鑑变成了 89 片碎片,缺损达到 1/3 ,最薄的地方只有 1 毫米,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形制最大、器壁最薄、破碎最严重、缺损面积最大的青铜器。
春秋交龙纹鑑和碎片
张光敏穿着蓝大褂,戴着白手套,他桌上的一堆青铜器残片,正等着复原成本来的样子。张光敏说,这尊交龙纹鑑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修复难度最高的一件文物,修复过程中经历了无数难关。大部分青铜器的修复无需使用全套工序,但这尊交龙纹鑑,动用了全部 12 道工序。张光敏从对器形、花纹的深入研究入手,在经过清洗、拆除、除锈、矫形、焊接、翻模、铸铜、刻纹、配缺、补色、打磨等12项修复步骤后,破损为89片的交龙纹鑑初步恢复了本来面貌,器形也得到精准还原。
交龙纹鑑表面纹饰精丽繁密,细密的浮雕线条宽度不足毫米。早期材料匮乏的年代只能使用手工錾刻,和浇铸而成花纹的流畅感有所差距。在修复纹饰时,上海博物馆修复团队自行研配翻模石膏与铸造用蜡,使用精密的翻模、刻纹技术来再现原器物上细密古朴的纹饰。但在具体修复时,张光敏也遇到了一大难题,就是从其余部位翻模后的补缺件无法与边原纹饰完好对接。因此只能将部分区域的树脂浇件切割成小块,再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接上,通过借位、进一步修饰等方法,达到规整自然的效果。通过反复试验,使修复材料与工艺之间达到完美组合,制成的复制件和配缺件的纹饰清晰细致,并以层叠渐进的作色做旧方式,从造型、纹饰与材质上忠实地还原了交龙纹鑑的原貌,最终达到了完美浑然的修复效果。
工作中的张光敏
春秋交龙纹鑑修复后
春秋交龙纹鑑的修复过程可谓集技艺之大成。张光敏于 1996 年参与交龙纹鑑的修复任务,真正修复完成却已经到了 2012 年。16 年的时间,涉及修复技艺中的所有环节,每个环节在实践时都经过反复推敲、严谨实验,也不时要经历推翻原方案、另寻新途径的艰难险阻。张光敏说:“当中有很多时间都用来等待了,等待自己技术的成熟,等待修复的原料,还有修复工具的创新。”正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成就了国内青铜大器修复的代表之作。
商代青铜豕卣:以剪代补的修复艺术
卣为盛行于商代与西周时期的盛酒器,专门盛放古代祭祀用的秬鬯酒。目前存世的卣常见形制为带提梁有盖的垂腹或鼓腹器,动物器形非常少见。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件 1964 年从上海炼艺铜厂抢救回来的商晚期豕卣。
这件青铜器除形制特殊外,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高14厘米,口径 9.1 厘米,由两个相背的猪首合为丰满的器身,器盖发现时就已经缺失,卣身两侧的纹饰基本对称,腹部满饰精丽的云纹,并由婉转流畅的羽状纹勾勒,腹部下端的纹饰连接处装饰有蝉纹,这种纹饰结构在青铜器装饰上并不常见。
豕卣修复前状况1
豕卣修复前状况2
2013 年,上海博物馆修复师张光敏承接了豕卣的修复工作。豕卣虽然存在不小的缺损面积,但所幸尚存的部分整体而言保存状况良好,器身未发现明显的变形,缺损的部位都能在另一侧对称处寻找到依据,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张光敏决定以还原器物原貌的目标进行修复,修复工作主要集中于器形和纹饰的补缺还原。
古代青铜器制模时皆以手工完成,工匠水平高超。纹饰排列既在总体上有高度和谐规整的法度,又在局部带有一定的随意灵动。这件豕卣以底纹填补主纹间的各处空隙,随形制宜,因此即便两侧纹饰总体对称,局部的线条粗细、疏密等都有一些小差异。这些差异从艺术上来说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独特韵味,但这也成为了修复时最大的难点。在张光敏修复之前,上海博物馆过去的修复师曾尝试用铸铜补缺、铜皮配合高分子材料补缺,但都难以再现原器纹饰神韵而放弃。
雷纹底纹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原纹饰局部的线条粗细、疏密等都有一些小差异
张光敏起初采用翻制原器纹饰补缺,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浇出的部分并不能和残存部分很好地对接,一些纹饰的线条有明显错位,纹饰之间的对称性也欠佳。翻模法虽然遇到了瓶颈,但却给了张光敏启发,如果对翻模浇出的补缺件进行剪裁切割,进行微调借位,将局部存在的错位差异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处,并利用高分子材料相对易于修改增补的特点来做进一步调整,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
有了剪裁法的初步设想,张光敏就先对原件做精细翻模,再将其放在缺损部位处,观察与原纹饰的错位。以剪裁法进行调整,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修复师对器形的全盘把握,对纹饰的细微观察,对材料特性的熟悉掌握,以及纯熟的塑形技艺,这也是剪裁法补缺的基础。
如何剪裁?张光敏总结了三个原则。一是不改变器形,这是对补缺部分最基本的要求;二是不要在较小的区域内多次裁割,否则之后的拼接中容易造成局部变形;三是尽量沿与纹饰本身线条平行的横向或竖向切割。
至于在何处裁剪,则是需要在修复中不断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和调整的。对于剪裁后的树脂片局部之间,或是树脂片和豕卣原有部位之间的接合,同样也需要修复师凭借经验和手工技艺使之衔接恰当、自然。必要时也需要做“半剪裁”,以便局部配位调整,就是在树脂浇件上切割出开口,但并不一切到底,而是利用此开口稍微扩张,使开口两侧的树脂部分能够更好地和其他部位在纹饰、器形方面契合。虽然切口与剪裁原则有所冲突,但因为开口极小,易于以树脂填充后修饰,相比重做或其他剪裁方式更为高效,因此是权衡后的做法。
“半剪裁”法调整局部:豕卣右身
剪裁法有翻模法操作简便、忠于原器的优势,同时修复师以四两拨千斤式的巧妙在翻模法的基础上完善,虽然对操作者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但这种方法更可把握,整体操作上也更为可行。相比直接雕刻法,修复师雕刻得规整就过于呆板,试图表现出灵动随意又容易带上个人风格,因此剪裁法也是更为科学的一个过程。
目前青铜器的修复大多仍依照个人经验,没有量化标准,修复技艺的传承还是要靠师傅的口传心授。而张光敏要做的是“想办法让人走了之后技术还能留下来,让传统的青铜修复技艺能够有效地传承下去”。
春秋子仲姜盘:洗牙与修复有什么关系?
春秋子仲姜盘是春秋早期用于盥洗的青铜器,通高 18 厘米,直径 45 厘米,重 12.4 公斤。在清代晚期于山西地区出土后,随即流失海外,不知所踪。后来被香港太阳集团董事会主席叶肇夫在澳门古玩店发现,以重金购得并收藏。
子仲姜盘最令人叫绝的是盘内装饰了浮雕和立雕的各种水生生物,鱼、龟、蛙、水鸟一应俱全,它们不仅造型生动,而且每一个圆雕动物都能在原地作 360 度的旋转。当使用者在盥洗时,水从手上流下,冲击到盘内的小动物上,这些动物都能随机不停旋转。这是以前发现的任何一件青铜盘上都没有出现过的。
春秋子仲姜盘
1995 年,叶肇夫邀请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去香港看一件他从海外重金收购得来的青铜器,鉴定真伪、优劣。这件青铜器正是子仲姜盘。“吃饭时,叶先生讲,以后可能会把这件宝贵的文物捐献给博物馆。我不敢接口,不知道他说的‘博物馆’是指哪家。因为这件青铜器实在太难得、太珍贵了。” 1997 年香港回归前夕,马承源给叶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借他的青铜盘两月来上海开个展览,算是沪港两地联办的一项庆回归活动。一周后收到了回信,叶先生在信里说:“上博要求展出此盘,我是同意的,其实这件东西你们不用借了,我打算送给你们上海博物馆。”
就这样,叶肇夫将子仲姜盘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捐赠仪式定在 10 天之后举行,但子仲姜盘因为出土之后没有经过修复,表面覆盖了一层很厚的锈,水禽都锈住了,无法转动。因此除锈工作务必要在 10 天内完成,馆长马承源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上博青铜修复师、研究员张光敏。
创新这个词,听起来与青铜器格格不入。但张光敏想做的是把现代科学融入到传统的修复技艺中去。在除锈过程中,张光敏遇到了传统修复方法无法适应的情况。传统的除锈方法是用化学试剂,但因为子仲姜盘除锈部位比较特殊,用化学试剂一方面有腐蚀文物的风险,另一方面大众喜闻乐见的绿锈可能也会被去除。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张光敏想,如果有一种工具能够有针对性地除锈就好了。这种工具还真被他找到了,就是牙科用来洗牙的超声波仪器。张光敏选择合适刀头,减小振速频率,开启前端喷淋雾冲,最大化发挥工具优势,提高除锈效率,减小修复灰尘。
除锈部位示意图
展出后的子仲姜盘
最后就是靠着这台仪器,张光敏如期完成了子仲姜盘的修复,也开启了上海博物馆超声波除锈的先河,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而子仲姜盘也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张光敏和他的修复工具
蟠蛇纹卣:“破铜烂铁”复原记
蟠蛇纹卣出土于湖南省岳阳县筻口镇莲塘村,是当地村民 1986 年在村里的凤形嘴山上取土时发现的, 1999 年故宫博物院征集购买成为藏品。其以动物纹作为主纹饰,纹样奇特,布局别致,同批出土所见仅此一件。
蟠蛇纹卣 30 厘米见方,但出土时碎片就有一百三十多块,碎得都跟蚕豆那么大,最大的也只有二三厘米长,碎片厚度仅有一至二毫米。同时,蟠蛇纹卣还存在变形、断裂、扭曲等问题,器身大部分也腐蚀严重。最终,修复蟠蛇纹卣的重任落到王有亮身上。
蟠蛇纹卣修复前
王有亮的师傅是“古铜张”派第三代传人赵振茂,是青铜器修复大师,轰动世界的“马踏飞燕”就是其修复的,王有亮算第四代。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王有亮看到这个情景就有点儿发憷。
他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决定同时进行矫形和拼对,矫形需要通过碎片的拼对来确定形状,碎片的拼对则要通过矫形来确定位置,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保证修复效果的准确性。矫形修复工作中关键的一步,由于蟠蛇纹卣壁薄,并且断面基本矿化,所以缺乏韧性,如果强力挤压进行整形,容易使器壁碎裂,所以采用了相对安全保守的顶撑法,就是用比器物本身软的木棍、竹板等工具在其内进行扩撑,并不断调整支撑物的位置和方向,直至将其外形恢复到原有状态。
矫形和拼对中的蟠蛇纹卣
焊接和粘接是修复的难点和关键。如何既满足整体修复效果,又能避免存在生硬的修复痕迹?如何在复杂的造型中,确定碎片位置且能够随形焊接牢固?经过多次模拟试验,王有亮及其团队选用一个方便移动且能贴合器形、辅助焊接的外置模型,这个模型可完全贴合蟠蛇纹卣的外壁,从而能够在外部托住它的同时通过不断调整碎片来确定焊接位置。
而面对如此多纹饰繁复、大小不一的碎片,王有亮的方法是先拼四五个小块,然后连接成一个大块,拼了有六七组大块,最后整体再给它焊接上。“对于特征不明显的残片,得耐心地给它们找邻居,看碴口、弧度、薄厚、锈色,对上一个就做上记号。碎渣子也不会随便丢了,都是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拼对时,碎片断口之间必须吻合。由于碎片很多,有些断口大小及断面形状很接近,似是而非,需要十分仔细。对于腐蚀严重、不具备焊接条件的细小碎片,则采用粘接的方法。粘接中,要仔细观察接缝处是否严密,并考虑下一步粘接碎片的位置使其连贯成一体。
工作中的王有亮
由于蟠蛇纹卣存在多处缺失的情况,为了较完整地呈现其风格和特征,同时也为了增加修复强度和保存的稳定性,还进行了完形和补配工作。因为缺损部分较多,而且仅有的残片都很薄,无奈之下,王有亮放弃了翻模法,采取了铜板锤揲錾刻纹饰法制作补块,具体操作是将厚度合适的铜板修剪为缺失处的形状,经过加工打制、锤揲随形和錾刻纹饰制作出补块,最后焊接到原器物上,从而达到了视觉效果与修复强度兼顾,使整体协调一致。就这样修复了将近一年时间,这件重器才得以起死回生。
补配中的蟠蛇纹卣
王有亮后来才知道这种花纹的青铜器全国极少见,过去故宫博物院里没有这类型的器物,修好了等于又增添了一件宝贝。就这样,一堆青铜残片,被王有亮用一双巧手复原成一尊雄浑壮观的古代大器,再现数千年前的神采。
蟠蛇纹卣修复后
感谢您对文博时空原创内容的关注,我们将过往的精华内容汇聚成典藏级书籍《至美国宝》,里面包含 1000 张高清文物影像及讲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入下方视频,点击左下角链接购买。
图片 | 朱紫璇
排版 | 黄思琦
设计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