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贾敬的隐秘世界

作者:慌了个张

回顾中年以来的行径,我觉得自己怪怪的,跟过去的我不一样,跟周围的人也不一样,倒是跟《红楼梦》中的一个人很像,那个人就是贾敬。

书中,贾敬是个影子人物,你只能从一旁瞥见他,自然是影影绰绰,也看不清他。但是贾敬这个人很重要,是决定贾府命运的关键性人物之一。

前八十回书,贾敬出现过七次,分别在第二回(出自冷子兴之口)、第五回(出现在秦可卿的命运册上)、第十回(寿辰前)、第十一回(寿辰)、第十三回(孙媳妇秦氏死了他不管)、第五十三回(回家祭宗祠)、第六十三回(宾天)。这个人有些神秘,琢磨起来也比较有趣。那么,贾敬是何许人也?


三个古怪皇帝


宝玉跟一群女孩子“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正玩笑不绝的时候,他大爷(伯父)死了。

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宾天,古时专称帝王之死,后世泛称尊者的死亡。曹雪芹写《红楼梦》那会儿,算古时还是后世呢?

贾敬一介“白衣”,“无功于国”,“箕裘颓堕皆从敬”,又能尊贵到哪儿去?说白了,是贾敬这个艺术形象有明清三个皇帝即弘治、嘉靖和顺治的影子,或者说是灵感来源于这三个古怪的皇帝。

先说贾敬身上嘉靖的影子。冷子兴跟贾雨村是这样介绍贾敬的,他说:

“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首先,贾敬的谐音就是嘉靖。这种谐音法在《红楼梦》中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如甄英莲,谐音真应怜。

其次,贾敬和嘉靖都是半路出家。嘉靖是因为壬寅宫变,才离宫入观,把自己封闭起来。贾敬“如今一味好道”之前,考中进士,袭了父亲的官,跟正常的读书人没什么两样。后来肯定是因为什么特殊的缘故,自己才离家,“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也是把自己关在一个道士们的圈子不出来。

第三,贾敬和嘉靖一样,都想作神仙,都爱烧丹炼汞,都爱服用丹药,都死于汞中毒。当然,也不排除俩人都是因为疾病缠身,礼部给皇帝奏报,说的就是“贾敬因年迈多疾,常养静于都城之外玄真观。”

但是俩人又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皇帝,爱遥控指挥;一个是白衣,当甩手掌柜的。然而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于自己的国与家的败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问责的根由就是他们这种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古怪方式,使得国与家不能正常运行,让一些掌权者钻了空子,任意胡来。嘉靖手里出了严嵩父子,贾敬生了贾珍贾蓉两个胡作非为的儿孙。

再说贾敬身上顺治的影子。索隐派说过,《红楼梦》是顺治小宛事,援引京师故老说法,“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我说的不是这些,而是二人的形迹可疑。

顺治为了董鄂妃的死,伤心欲绝,连皇帝也不做了,出家当和尚。我怀疑贾敬也是因为原配妻子即贾珍、惜春生母因高龄难产而死,伤心过度,心灰意冷,才决绝离家,一头躲进道观里。

顺治之前是个励志的有作为的皇帝,不然怎么能成为“世祖”呢?贾敬入观之前也是好的,他是宁荣两府从武到文成功转型的第一人,是贾门考中的第一位进士。后来肯定是受了什么严重的刺激和打击,才导致其人生轨迹的变道,走上另外的路。

贾敬身上弘治的影子,是说跟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娶且只爱过张皇后一个女人一样,贾敬一辈子也只娶且只爱过一个女人,那就是贾珍、惜春的生母。明孝宗也是子嗣不丰,仅存一子(即明武宗正德皇帝,也是一味高乐的主儿)一女,中间早夭一子。我就怀疑,贾敬在生了贾珍之后,隔了那么久才生惜春有点蹊跷。那黄金般的二十多年干什么去了,最佳生育年龄不生,非得等到四十多岁高龄了才要?

细品冷子兴那话,说贾敬“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我猜度应该是生育过不止一个,或者两个三个也不一定,但不幸流产或夭亡,只留下或存活一子,也未可知。再说,贾敬也是极孝顺的。他虽不恋红尘,常年养静仙修。可是过节祭宗祠时,还是要回家,敬祖宗,给婶子贾母磕头的,该尽孝道的,一点不差。


情痴情种


贾敬有一个女儿叫惜春,贾赦有一个女儿叫迎春,贾政有两个女儿元春和探春。贾府四春,

元迎探惜,贾敬的女儿最小,小到什么程度呢?他的亲女儿比他的亲孙子贾蓉还小。但是惜春是贾敬妻子所生,是嫡出;而迎春是贾赦跟前人生的,是庶出;探春是贾政跟赵姨娘生的,是庶出。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贾赦、贾政都已经把感情的重心移到妻子之外别的女人身上了,而比他们都大的贾敬还是一门心思继续爱着原配妻子。

贾敬跟妻子感情那么好,不说是举案齐眉,至少也是相敬如宾。这个时候,我就觉着贾敬的死,是去赴亡妻之约,足以担当得起“宾天”这么个尊称了。这一点上,贾敬跟顺治真的很像,真是恋恋不舍,又追到天上去,死了也要爱,还要继续在一起,永不分离。

贾敬暴卒,很突然,当时贾母等人因老太妃薨逝正在外随祭呢。贾母赶回来,未得歇息,就过宁府这边来了。先是见了珍、蓉等,贾母“痛哭不已”;后见了尤氏婆媳,又相持“大痛一场”;再后是贾珍“再三求贾母回家,王夫人等亦再三相劝”,贾母不得已,方回来了。夜里就病了,一连数日,及至贾敬送殡之期,贾母犹未大愈,未能前往送别。由此不难看出贾母对这个侄儿贾敬的感情是很深的。

贾敬作为侄儿、又是族长,对贾母这个婶子敬重、孝敬是没说的,此外有四点,是贾母看重贾敬的。一是贾敬是贾家同辈兄弟姊妹中最上进、学习最好的一个,第一个考中进士,是贾母生前看到唯一的一个中过进士的子孙。二是贾敬是用情最专一、最痴情的一个。

贾母曾说过,“小孩子年轻,保不住嘴馋。世人打小这么过来的”。贾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服侍的。”探春说过“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的话,从中可知荣国公贾代善也有几房小妾。及至贾赦、贾政、贾珍、贾珠、贾琏都是这样,唯独贾敬没有,只娶且只爱过贾珍和惜春生母一人,是难得的情痴情种,怎不叫人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三是贾敬对子女比较宽容,并不严厉,有慈父之风。不像他父亲宁国公打他,与贾赦打贾琏、贾政打贾宝玉也不一样,与他儿子贾珍叫人大口啐贾蓉也不一样,比较文明不野蛮,讲理而不动粗。四是贾敬有一点跟他叔叔荣国公很像,就是好养静。贾敬跑到都中城外玄真观去养静,荣国公则选择自家的梨香院作为其养静之所。以上,就是荣国公和贾母为什么一向比较喜欢贾敬的原因。

贾敬是贾门第一个进士,袭了官,还是族长,那还不风光得意?可是他的内心压力却很大,比贾赦、贾政要大。贾敬的哥哥贾敷八九岁上死了,宁府一门的香火都在贾敬一人身上。宁府这边只有贾敬早年生的一子(贾珍)时,荣府那边贾赦有了不止一子(琏二爷),还有一女(迎春),贾政有了两子两女(贾珠、元春、宝玉、探春)。而且人家还在进行时(贾赦后来又生贾琮,贾政后来又添贾环),贾敬夫妻能不着急吗?儿子不长进,自己年龄又大,生育能力也一般,但因为感情好,责任心重,两口子是拼了老命也要为宁府添丁增口作贡献,这才高龄怀孕,比他们儿媳妇怀孕还晚,该多难为情,加上又难产,生下来可惜是个女孩,即惜春,把妻子“牺牲”了,你说贾敬能不伤心吗?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苦难言。

赖嬷嬷说过,东府里珍哥儿的爷爷,就是贾敬的爸爸,“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想必贾敬在宁国公(行伍出身)手里挨过不少打,吃过不少苦。他和父亲走了两个极端,一个管得太严,一个放得太宽。贾敬全身而退,早早腾地方,让贤给贾珍,寄希望于儿子当家能学出好来,有个当家人的样儿。可惜,贾敬撒手不管,那贾珍便着三不着两,“只一味高乐不已,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更闹出许多不堪的事。贾敬只能折了胳膊往袖子里藏,还能说什么呢?贾珍还是怕父亲的,贾敬是能管而没有管,放任不管。所以宁府之乱、贾府之败,他难辞其咎。


养小叔子?


焦大醉骂,抖出宁府两大花边丑闻,即“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就是贾珍跟儿媳妇秦氏,这一点没什么疑问。

但是养小叔子的说法不一,有贾珍跟贾蔷之母偷情而私生贾蔷(贾珍为避嫌,让贾蔷分房另过)一说,也有秦氏与贾蔷暧昧惹人猜忌一说,还有就是贾敬妻子跟小叔子偷情私生惜春一说。

这一说的所谓依据是,惜春是贾珍的胞妹,而不提贾敬的女儿,认为贾珍与惜春是同母异父姊妹(书中只有同父异母的如宝玉与探春、贾琏与迎春;既不同父又不同母的如尤氏三姐妹,还有秦氏与秦钟,他们属于养姐弟关系;未见同母异父姊妹的情形)。这件事让贾敬蒙受羞辱,这才发生家庭变故,贾敬妻子自杀,贾敬离家躲到道观。所以,贾敬跟惜春一点不亲,贾敬不看惜春,贾敬死了,惜春也不露面。

这个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惜春生母怀她生她的时候,她哥哥贾珍已经娶妻生子。在宁府,只有贾珍对别人下手,哪能允许别人对他母亲下手或者她母亲红杏出墙?这是当时环境所不允许的。宁府下人是爱议论的,不然粗人焦大怎么知道,他也不可能看到,只能是听说。秦氏死了,人们无不纳罕。可贾敬死了,关于他妻子的事一个字也没说,说明就没有。

后来,惜春也自证清白。惜春跟尤氏说:“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连尤氏也说惜春“是千金万金的小姐”。若惜春真是私生女,尤氏怎能不知,那种情况下话赶话,完全可能带出来,结果却被惜春气走了。你看迎春的懦弱,还不是因为是庶出。探春要强的背后还是自卑,也是因为庶出。只有惜春是使性子,因为她是嫡出,贾敬的亲女儿,是贾珍的亲妹子,有这个资本,所以尤氏才惹不起。


那对干净的石狮子


叫我看来,贾敬跟惜春虽然没有在一起生活,但他们的性格极像,一样的怪癖,活脱一个模子抠出来的,因为有一样的血脉,一样的基因。父亲在他们身上都影响很大,父爱对贾敬来说是太硬了,不是打就是骂;父爱对惜春来说是太远了,从来不闻不问。贾敬是一头扎进玄真观不回家,惜春是长年累月跟着荣府这边姊妹在一起,也不回家。

柳湘莲说“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贾敬和惜春都躲到外边,洁身自好,他们就是那对干净的石狮子,都是置身事外又铁石心肠。

父女俩说话口气也一样,把“我”和“你们”的界限分得很清。贾敬跟贾珍说:“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意往你们那样是非场中去闹去。”惜春跟尤氏说:“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父女俩都有宗教缘,贾敬半路好道,惜春后来遁入佛门。贾敬死了,道士们都说他“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脱去皮囊,自了去也。”惜春也用古人的话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阴鸷问题


贾瑞至死也不会明白,自己只是参加了一次远亲大伯贾敬名义上的寿宴,就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这个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生与死不过是一念之间。贾瑞对凤姐是一念之间动了淫心,凤姐对贾瑞也是一念之间起了杀心。

贾敬的生日过后,接着就是贾瑞之死、秦氏之死。生死是对比。贾瑞之死与秦氏之死也是对比,一个死得不值,一个死后哀荣。秦氏之死跟与几十回后抛物线式的贾敬之死,遥遥相对。叫世人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

一个是儿媳妇,一个老父亲,在贾珍那里,前后有很大差别;儿媳妇死了,贾珍哭得泪人一般,如丧考妣;等到老父亲死了,贾珍虽也号丧,可更像是演戏,抽空还要偷鸡摸狗。秦氏之丧不过民间行为,却办得那么隆重奢华;贾敬之丧是钦定活动,皇帝下旨让办,结果却办得稀松平常,十分草率。当然,还有另一个对比,秦氏丧礼,是贾珍的主场;到了贾敬丧礼,便是尤氏的大拿。截然相反的两种公公与儿媳的关系。此外,也是尤氏与凤姐理家能力的遥遥相对。

皇帝念彼祖父之功,追赐贾敬五品之职。

说来好笑,贾敬进士出身,也袭过官。后来不做了,让儿子贾珍袭了,袭的是三品爵威烈将军。

想当初贾敬袭官估计也不会低于三品吧,人家三品都不要,死了谁稀罕你再追赐五品之职?再说,儿子三品,老子才五品,跟侄子贾琏、孙子贾蓉一样,都是五品。不过贾政不一样,自己在部里深耕那么多年,才熬到员外郎,只是从五品,倒是给贾雨村瞎张罗,一上手就轻轻给人家谋了个应天府尹,这个实缺可比员外郎重要多了。

看看冷子兴演说政老爷一节:“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看见没,皇上多么不晓事,他的一颗好心,生生地把贾政科甲的道直接封死了,本来可以靠实力,结果弄成了关系户、走后门。不是科甲出身,被人瞧不起,所以贾政的官一直升不上去。

《红楼梦》中有三个人直接涉及到阴鸷问题。

一个是凤姐,她扬言不信什么阴司报应,做了很多坏事,但她还是做了一件积阴鸷的好事,就是帮了刘姥姥,所以福报给了女儿巧姐,遇难成祥。

一个是李纨,她的命运曲提到“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须要就说明没有。所以,贾兰虽然中了武举,建立军功,但还是殒命疆场,这是也是果报。叫你拿出钱来救人,你吝啬舍不得,阎王爷就给你记了一笔,最后就应在你儿子身上。

贾敬具体做过什么好事不清楚,但也没有直接做过什么坏事缺德事。至于他不管家,任由儿子胡来,也是有说不出的苦衷,但他跟儿子孙子说要把他写的《阴鸷文》刻印出来散发,也算功德。惜春在贾府被抄的情况下,可以全身而退,得到佛祖的庇护和救赎,这难道不是福报吗?


完 · 結


红楼梦研究

有闲|来|呷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