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作为明末最著名的阉党魁首,其掌权期间排除异己,诬陷忠良,窃弄国政,斑斑劣迹可谓罄竹难书,用最世俗的观点就是"这丫是个大坏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袁崇焕,说他是明末第一名将亦不为过,自努尔哈赤在白山黑水之间起义以来大明军队节节败退。天启二年袁崇焕经略辽东,随即拿下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以及解围京都,成为明末抗金中为数不多战功卓越的将领。



袁崇焕

或许由于魏、袁二人这迥然有别的评价,以致于世人很少会谈及两人之间曾默契合作的关系,特别是宁锦之战后正是由于魏忠贤的运作才致使袁崇焕在天启末年辞官归乡。可从事实依据来说,自后金起事以来明廷在辽东先后动用熊延弼、袁应泰、王之臣,如此重要的职位变动相当频繁,一方面是皇帝多疑,另一方面亦是朝中党争严重,其结果就是一败再败。而自袁崇焕就任之后,得益于魏忠贤的庇护,其在辽东大权独握,政令通行。可以说魏对袁的支持是袁崇焕可以在辽东大展拳脚以及名垂青史的基础

魏忠贤为何会支持袁崇焕?魏、袁二人又为何决断,以致于袁崇焕愤而辞官。魏袁二人的关系对袁崇焕最后受凌迟处死之间是否有联系,今天我们就回顾历史,来说一说这段隐秘。



最喜欢的魏忠贤版本

关于袁崇焕和魏忠贤的关系,在《袁崇焕资料集录》中就有多次披露,如袁崇焕在奏请朝廷于辽东实行屯田的时候,就不忘顺道拍一下魏忠贤的马屁,其曰:

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臣擒矣。况厂臣魏忠贤与阁部诸臣,俱一是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

如果说这里袁崇焕把魏忠贤和内阁诸臣比喻成"稷契夔龙之选"是把朝廷顶级大臣都夸了一遍,那么天启七年四月袁崇焕疏请朝廷在宁远为魏忠贤营建生祠,以及每逢捷报奏折中频频出现"幸而厂臣主持于内","厂臣帷幄嘉谟"等词句,则足以说明袁、魏二人的关系着实不一般,要知道此时袁崇焕已经是帝国红人,封疆大吏,如果只是因为群臣都拍魏忠贤马屁而袁崇焕无法回避,断不于恶心至如此。

袁崇焕如此贴脸魏忠贤,自然是因为深知自己有今天功绩和地位,魏忠贤在朝中之运作功不可没。



前文我们已经提及,在当时的环境下出任辽东可不见得就是个好仕途,这里势力错综复杂,不仅是大明朝廷抗金的前线,亦是大明朝廷党争的最前线,一个机遇与危险并存的地方。如熊延弼、如袁应泰,最后都是凄凉收场,当然此刻袁崇焕并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比他们更为凄惨,但至少他知道朝中没人,就不可能在辽东立足,建功立业什么就更无从谈起了。

所以当袁崇焕出任辽东之后,我们可以从几个细节分析得出早在此之前袁、魏二人已经形成某种同盟关系。如《明史·袁崇焕传》就记载袁崇焕在天启二年到达辽东之后:

然崇焕薄在晋无远略,不尽尊其令。乃在晋议筑重城八里铺,崇焕以为非策,争不得,奏记首辅叶向亮。



时出任辽东经略的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王在晋,腰戴蟒玉,手握尚方宝剑(出行前神宗所赐),而袁崇焕不过是宁前兵备佥事。先不管王在晋能力如何,袁崇焕区区一个刚刚走马上任的四品兵备,不仅时常不听令,甚至直接越权向朝廷报告。这相当于一个营长向国务院举报军区总司令兼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是个傻逼,到底是谁给袁崇焕的胆子

从任何角度来看,袁崇焕在辽东的所作所为都和找死无异,然而事实呢?袁崇焕说王在晋不行,好,王在晋被劾"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不久辞职;后来袁崇焕又和总兵满桂不和,请求朝廷调任,于是满桂被调;接着袁崇焕又跟蓟辽总督王之臣闹矛盾,朝廷立马将王之臣调回,并且其所留关门兵马,也全交付给袁崇焕调度。可以说,袁崇焕从一个小小的宁前兵备佥事到蓟辽督师,其所行各种政令在辽东畅通无阻,所行之事不论多少离谱,朝廷全皆应允

难道是明熹宗朱由校对其器重?



当然不是,那位木匠皇帝可没闲心来管经略辽东的人到底是谁。那就是首辅叶向高了?毕竟《明史》中就有袁崇焕向叶向高打小报告的记载,然而很抱歉的是,天启二年(1622年)魏忠贤已经于前一年除掉了此生最大的敌人神宗朝和光宗朝司礼秉笔太监王安,完成了对大明朝政的独断。而首辅叶向高此时已经63岁,虽然明面上他率领群臣对抗阉党,但实际上已经有心无力,甚至不敢忤逆魏忠贤。为此,答案显而易见就。

结合以上的内容我们就可以非常自然理解袁崇焕在经略辽东之后对魏忠贤所做的一切,也能明白袁崇焕之所以可以在辽东"为所欲为",背后实际上就是魏忠贤在支持

既然如此,或许我们应该更需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魏忠贤为什么看上袁崇焕。实际上这个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魏忠贤和袁崇焕都属于"求和派"



很多人以为袁崇焕这样赫赫战功的名将当然是主战派,然而这个观点却入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袁崇焕早年之前便是表明了自己对后金一事的看法是"主和"。例如他说"

窃年兵连十载,中空外竭,鬼怨神愁,乘此逆夷厌兵之时,而制其死命,俾不得再逞,以休息天下,亦帝王所不废也。

也就是说袁崇焕的意思是国家经不起战火,那我们把人家打弱之后就休养天下,是帝王应该做的。这从袁崇焕的实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他抗金主要的策略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所以我们看到袁崇焕一去辽东最看重的就是边关防守。他最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就是:

主守不战,尤是制奴稳着。



在这点上,魏忠贤很显然是跟袁崇焕是同一思想的王之臣之所以被调回且跟袁崇焕闹矛盾,就是因为王之臣属于主战派,引起魏忠贤的不满。而根据《明季东莞五忠记载》,宁远大捷后努尔哈赤去世,袁崇焕想借此机会向后金议和,袁崇焕也把自己的主张第一时间传达给了魏忠贤,并得到魏忠贤的肯定。即:

袁崇焕"闻信即入告忠贤,欲因事招款,建不世之勋,魏忠贤立即"令崇焕遣使吊"。

然而随着朝廷政局的改变,袁崇焕的主和思想不仅给自己惹来了巨大的麻烦,更让魏忠贤为了撇清自己和他的关系而在宁锦之战后对其下手。



奈何大明无高达

天启七年,皇太极先是攻朝鲜,时群臣认为袁崇焕应该乘虚进攻后金,但袁崇焕以恐后金留有后手以及蒙古诸部对明朝虎视眈眈为由反对攻金,仅派了部分兵马在三岔岸边观望,结果朝鲜沦陷。接着皇太极又围攻锦州,袁崇焕依旧"只发奇兵逼之",最后锦州形势恶化,袁崇焕才最终意识到锦州的严重性,率军前往锦州解围,即后来的"宁锦大捷"。

可这边说说是"宁锦大捷",可这场仗根本经不起推敲,大学士黄景昉曾质疑说:

袁崇焕宁远之捷,为余在馆日所闻。遇红旗卒飞驰入,倾都色动。其后锦州却敌功,乃不甚誉人口。或疑近亡是子虚,徒夸饰为群珰地。



可见说说是"宁锦大捷",但实际上也不过是惨胜,而在当时朝中,已经有诸多朝臣将失朝鲜和锦州之围的责任怪罪到主和的袁崇焕头上了,史载"诸臣纷纷疑款"。御史刘徽参劾袁崇焕与后金讲款,以失朝鲜;李应荐参他"不急援锦州",陈维新亦上奏"袁崇焕于后金议和未收到任何效果"。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袁崇焕"主和"思维在朝中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群臣纷纷上奏重新启用主战派的王之臣。

然后这里魏忠贤对袁崇焕不再包庇,他直接叫人弹劾袁崇焕:

款,魏忠贤意也,谢过崇焕耳!



也正是因此,同年七月袁崇焕辞官回乡,主战派王之臣接替袁崇焕为督师兼任辽东巡抚

在这里,史书并无记载魏忠贤此时突然不再支持袁崇焕,并将其换之。或许是因为失朝鲜和锦州之围两件事彻底惹怒了大明朝廷百官,主和派在朝中面临卖国指责,而魏忠贤为了摆脱"主和"的罪名,只能和袁崇焕划清界限,并逼其辞归,当然这也只是猜测了。

其后颇有意思的是,在《明史·曹钦程传》中还记载袁崇焕在临行前拜别魏忠贤,曰"君臣之义已绝,父子之恩难忘"。而更有意思的是,崇祯上位之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倒塌,袁崇焕反过来以与后金议和之事参劾魏忠贤……可真,大丈夫能伸能屈。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