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康熙设计擒鳌拜的故事家喻户晓。
少年康熙凭借自己的才智与魄力正式夺回朝政大权、开始亲政,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
长久以来,鳌拜作为故事中的反派,一直背着“奸臣”“逆贼”的恶名,与赵高、秦桧等人并列。
然而,鳌拜却没有像这些历史上的著名奸臣一样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甚至都没有被处死。
鳌拜被擒后,在康熙面前撕开衣服,康熙皇帝便免了他的死罪。
这背后究竟有何缘故?
一、战功赫赫的顾命大臣
与大多数权臣类似,鳌拜的掌权也是有着“合法性”的认证。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皇太极则平定东北正式建国。
作为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位时基本平定了全国的反清势力。
并尽力革除满洲统治中的落后成分,努力向先进的汉文化靠拢。
不过,顺治并没有继承到父祖的寿数,年仅二十四岁便驾崩。
尽管玄烨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顺利继位,但彼时的他年仅八岁。
入关不到二十年的清王朝还没正式开始自己的统治,就面临着主少国疑的危亡时刻。
此时,顺治帝驾崩前指定的四位顾命大臣扛起了重任。
他们和孝庄太后一起,将康熙皇帝扶上马,再送上一程。
鳌拜就是这四人之一。
平心而论,另外三位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无论是年岁还是出身都要胜过鳌拜。
然而在康熙帝即位之初,鳌拜还是渐渐掌握了朝堂大权。
索尼年老避事、遏必隆庸弱无主。
苏克萨哈背主求荣,凭借告发死去的摄政王多尔衮而上位,却因此遭到了其他大臣的鄙夷。
鳌拜虽排在末位,然而其早年跟随皇太极四处征伐,战功赫赫,于是日渐骄纵,开始擅权。
康熙即位伊始,其身边的侍卫便因为对鳌拜不够恭敬而被强加以“擅骑御马”的罪名处死。
如果说此事尚且还发生在宫闱之中,那么随后强行换地的事情便将鳌拜的专权体现得淋漓尽致。
康熙五年,镶黄旗出身的鳌拜希望将正白旗手中肥沃丰饶的土地换到镶黄旗治下,以改变自多尔衮掌权以来的京师土地分配。
此举势必会影响整个京师地区百姓的生活安宁,但众多大臣还是碍于鳌拜的权势而选择忍让。
只有直隶总督朱昌祚、户部尚书苏纳海和巡抚王登联三人拼死进谏反对换地。
鳌拜再次施展自己的手段,给三人安上“藐视上命”“纷更妄奏”的罪名准备处死。
彼时的康熙皇帝虽未正式亲政,但也知道三人并没有说明大罪,于是召集四位顾命大臣商议。
却没想到三人皆选择附和鳌拜,同意处以极刑。
康熙帝最终否了鳌拜的提议,决定将三人鞭一百并籍没家产。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鳌拜竟然选择矫诏将三人处死,随后强行换地。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之前鳌拜种种打压异己的行为还只能说是针对官员,但矫诏一事是实实在在地将矛头对准皇帝。
这是年幼的康熙帝绝不能容忍的。
自此,扳倒鳌拜便提上了康熙的日程。
二、康熙擒鳌拜始末
康熙六年,索尼病逝。
作为顾命大臣之首,尽管索尼在生前未能阻止鳌拜专权,但临死前还是给康熙皇帝一个暗示:
希望此时年满十四岁的康熙能够像当年的顺治皇帝一样开始亲政。
随后,四大臣中排行第二的苏克萨哈也给康熙上表,希望辞官给顺治皇帝守陵。
如此一来,四位大臣仅剩专权的鳌拜和无足轻重的遏必隆。
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鳌拜给已经隐退的苏克萨哈罗织了二十多条罪名,打算将其处死。
此时的康熙帝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顾命大臣被处以绞刑并族诛。
虽然身为皇帝,但康熙想要成功扳倒鳌拜并不容易。
此时鳌拜的党羽已经遍布朝野,康熙难以拉拢到自己人,又极易打草惊蛇。
于是,康熙想出了相当巧妙的一招。
他召集数十位亲贵子弟入宫陪伴自己打闹。
鳌拜得知后还以为是小皇帝贪玩便不以为意,殊不知这些年轻小伙正是康熙秘密组建的“禁卫军”。
康熙八年,康熙先是以变更人事为由解除了鳌拜手下在京城的兵权。
并将他们派往地方,随后派自己人接管整个京城。
随后康熙召鳌拜入宫觐见。
鳌拜对于康熙的计划还没有察觉,便毫无防备地进宫。
却没想到,刚进入大殿便被这一群精干小伙扑倒在地,鳌拜寡不敌众,只得伏诛。
随后的审讯进行得非常顺利,包括结党营私、欺君罔上在内的三十多条罪名,足以将鳌拜抄家灭族。
然而,在被擒之后鳌拜坚持要求见康熙。
康熙来到牢狱中,鳌拜撕开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自己身上一道一道的伤疤。
其中有一些是被擒时留下的新伤,但更多的是几十年来跟随皇太极征战时留下的,其中还有几次是为皇太极挡住的刀枪。
鳌拜的意思很明确:我随皇帝你的祖父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
看到鳌拜的伤疤康熙先是震惊,紧接着为鳌拜的忠勇流下眼泪。
念在鳌拜资历深厚又立有大功,且其种种作为尚不构成篡逆,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革去一切官职将其软禁。
在度过了昏暗无光的两年后,鳌拜在软禁之所中黯然离世。
鳌拜死后,他的名字和功绩成了康熙一朝的禁忌,大臣们唯恐避之不及。
而雍正登基之后,很快追封鳌拜为超勇亲王,并允许其爵位世袭。
鳌拜当年立下的战功总算在雍正这里得到了公允的评价。
参考资料:《清史稿》
《啸亭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