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涪陵小田溪墓群

小田溪墓群位于重庆市涪陵区,进行过多次发掘,是巴文化最高等级的墓葬群。典籍记载巴国历代君主葬于枳zhǐ,即现在的涪陵区,也可以印证。


此前的小田溪M1出土了西南地区最大套的编钟14件一组,M10出土了精美的鸟形尊。



2002年发掘的M12出土各类器物66件(套),其中铜器48件(套),分为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和杂器,本次展览中的部分展品来自于这个墓葬。

发掘者判断M12的年代为秦代至西汉初年,316B.C.秦灭巴蜀后,设立巴郡,郡治江州(今重庆),秦汉均执行羁縻jīmí政策,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笼络优待政策。即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地方,封以王侯,地方则必须承认隶属于中央政权并纳少量赋税。小田溪的墓主人便是当时的巴族的上层统治人物。


M12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中原风格器物,表明巴地已经受中原礼制文化的影响,巴文化自身的独特性越来越少,正在融入中华文明。


1、玉具剑

玉具剑是以玉装饰剑的做法,起源于春秋时期,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完整的玉具剑由剑首(装饰在剑茎末端)、剑格(剑茎和剑身之间的格,即护手)、剑璏zhì(装在剑鞘表面穿带以佩戴的部件)、剑珌bì(装在剑鞘末端的玉饰)四部分构成,汉代时诸侯王级别以上的方能四件齐全。4世纪后玉具剑趋于消失。


小田溪M12出土了两套玉具剑。

本次展出了一套玉具剑。




2、铜胄zhòu:这两件战国铜胄出土于涪陵小田溪M12,形制比较特殊,顶部无管无钮,前无面门,后无开口,有方形镂孔。



小的胄zhòu成年人带不上,一个墓出两个胄很罕见,可能的解释是墓主人从小习武,小时的头盔也带入了墓葬。

3、錞于、钲、甬钟

小田溪M12出土了錞于、钲、甬钟各一件,这样的组合也见于其他高等级的墓葬,是巴国乐器的特色。




十、巴蜀符号

在四川、重庆地区战国到西汉早期的青铜器上常常有一类符号,既不是文字也不是纹饰,学界称之为“巴蜀符号”。其性质尚存争议,内容没有破解,是考古学上的未解难题。


学者统计了考古资料,目前共发现巴蜀符号272个,分为人、动物、植物、建筑、器物和几何六大类。

不同的符号有一些常见的组合,例如“手心纹”,由一只弯曲的手臂和一个心形构成,这样的组合有学者认为是代表着“得心应手”,希望自己的兵器使用时更加顺手,本展览的一些柳叶剑和弓耳矛上都能看到“手心纹”。



巴蜀符号盛行的时候是战国早期到西汉早期,此时汉字已经在巴蜀大地流行,“巴蜀符号”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向文字演变。


巴蜀符号大致是一种带有原始巫术色彩的吉祥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