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聊聊《周易》中的“吉”、“凶”、“悔”、“吝”之类占辞的关系。
其实关于《周易》诠释和解读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小君看的也是不少了,但是小君有个感觉,很多作者喜欢将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相当的不友好。所以,今天小君就简单来聊聊关于“吉”、“凶”、“悔”、“吝”的问题,接下来还将简单的说说他们之间的规律,希望可以对新人朋友有所帮助。
吉、凶
所谓“吉”、“凶”,估摸着从字面意思大家很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所谓“吉”便是好,“凶”就是不好。然而在《周易》中,“吉”、“凶”还有一层意义,便是得失。正如《系辞转》所云:“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其实在生活中,得失往往也决定着我们的处境和情绪。正因为得失在寻常生活中是一个普遍存在且深刻影响我们的概念,因此千百年来人们往往淡看得失,然而真正能做到却没有几个人。
但《周易》中除了单独的“吉”、“凶”还有表达程度的“大吉”与“元吉”,和表达条件的“贞吉”与“征吉”。
“大吉”与“元吉”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相对于“吉”,“大吉”是更进一步的“吉”,而“元吉”的程度比“大吉”更进一步。毕竟,“元”字由原本,根源的意思,因此将其理解为:原本就是吉。
例如离卦六二的:“黄离,元吉”,离卦是个阴卦,而他的主爻便是六二爻,六二要即中且正,德、时、位皆完美无缺,因此爻辞许以最美好的“元吉”,且用最美好的黄色来比喻它,这个用法类似于坤卦中的六五:“黄裳,元吉”。
有趣的是,《周易》中并没有“大凶”和“元凶”的说法,一般来说,卦辞或者爻辞中出现“咎、灾、眚”代表的就是不同程度的凶,而“灾眚”便可视为“大凶”。如复卦上六:“迷复,凶,有灾眚”,所说的便是反正道而行,必然是大凶的。
而“贞吉”与“征吉”则是在“吉”、“凶”的概念上加上两个相反的条件。简单的理解“贞”是守正的意思,属静;而“征”原意是征伐的意思,而如今引申为进取之意,属动。
“贞”与“征”一静一动加在“吉”、“凶”前作为附加条件,其实就是告诉我们的得失取决于在不同的条件下采取不同的针对策略。《周易》中很多时候,应该守正或是进取,取决于所处的时、位、势的条件,简单理解就是关系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悔、吝
不同于“吉”、“凶”的直观,“悔”、“吝”相对来说比较不好理解。《系辞传》中也有云:“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又说:“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简单的说,可以将“悔”、“吝”视为“吉”、“凶”之间,若用到日常生活场景中,便是虽没有得失的喜忧,但事情不尽如人意,让人心中不痛快,却也没有到灾咎的地步。
一般来说“悔”便是后悔,后悔之后便有悔改,因此“悔”一般是事情可以向着“吉”发展。而“吝”则是怨恨惋惜的意思,并没有反省悔改之意,反而心心念念放不下,因此“吝”意味着事情可能将往“凶”发展。
咎、厉
“咎”的意思是做错了事而受到的惩罚,在《周易》中,咎经常与“无咎”、“何咎”、“匪咎”搭配使用,有时候也会与“无誉”连用,如“无咎无誉”,因此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
“厉”原本是“旱石”的意思,指的是无比坚硬的石头,一般用来做磨刀石。在《周易》中,将“厉”引申为困难、危险。
但比较有趣的是“厉”虽是危险,但又不似“凶”直接涉及得失。毕竟“厉”的危险是客观存在,但若能凭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克服危险,那么也是可以吉的。例如我们常用的成语“砥砺前行”“磨砥刻厉”便都是克服困难,努力刻苦的意思。
因此“厉”虽危,却也可以作为对人的磨砺,历经一番磨砺后成就更好的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吉”呢。因此,在《周易》的占辞中,“厉”也会与“无咎”甚至“吉”连用。如乾卦九二:“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和颐卦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