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先他死去,便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建文帝,后世也称为明惠帝。建文帝即位不久,明王朝内部就发生了争夺皇权的内战。建文帝的皇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朱棣于1402年攻陷京城,赢得了这次争夺皇位的胜利。但是当他带领军队攻入皇宫时,只见宫中大火冲天,建文帝不知去向。此后,有关建文帝下落的传闻流传甚多,这也成了一桩数百年来争讼不的历史悬案。
电视剧朱棣
经过梳理,对于建文帝下落有几个说法:
1 死于大火
建文帝死于大火。这是正统史书记载最详的一种观点。《明太宗实录》中是这样记载的:“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备礼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文中所述按今天说法就是,朱棣见宫中火起,派人前去营救,但已来不及了。有太监从火中找到了建文帝的尸体,燕王哭着说:“你真是太傻了,我来是为了帮助你做好事,你怎么就不能理解,以至于如此呢?”随后,厚葬建文帝,并派官员祭奠,自己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但是,这个观点却遭到了后人的普遍反对。首先,据史料记载,火中尸体已经满身焦烂,四肢不全,燕王凭什么知道所找到的尸体就是建文帝呢?退一步说,如果建文帝死于大火,并且备礼葬之,那么坟墓在哪?建文帝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要实行“天子之礼”,如此规模的宏大葬礼,怎么没有坟墓,并且不为世人所知呢?
寺庙
2 出家当和尚
一种说法是这样的:燕军兵临城下,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不知所措,想一死了之。这时一个叫王钺的太监向他奏道:当年太祖临终时,曾留下了一个匣子,遗命“临难时开启”,这个匣子放在奉先殿中。群臣让他赶快拿出了那个盒子。众人把盒子打碎,看到里面放了三张度牒,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里头还有袈裟、鞋帽、剃刀等物及白金十锭。度牒中“应文”所指正是建文帝朱允炆,因为不但年号,就连他的名字也暗合“文”字,而在群臣中正好也有叫应贤、应能的。见此,建文帝不禁仰天长叹,说道:“天数也。”随后,这三个人削了发,穿上袈裟、鞋帽,按匣中所示路线分两路逃出了皇宫。等建文帝从鬼门关(也就是皇宫的北门,宫中死了人要从后门抬出,因此也就叫作了鬼门)逃出,与另外两个人会合后,已是傍晚薄暮时分。他们一起来到神乐观,看见一只船停泊在岸边等候他们,站在船上的是神乐观的道士王升,他看到建文帝来了,说道:“皇帝万岁,我在这里等候你多时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升头天晚上做了个梦,太祖托梦让他今天预备好船只,在这里等候建文帝。于是一行上了船,逃出了京城,从此建文帝带着这批人到处云游去了。
朱元璋画像
还有史书记载,朱允炆出生不久,明太祖为其占了一卦,知道他将来必有大难,所以留下了这个匣子。也有的认为这是朱元璋册封他为皇太孙时所留。
在1978年南京太平门附近一家工厂在建新工厂楼时,曾挖出了一段地道,而当时发现地道的地方就在原来明皇宫的旁边。从挖出情况看,地道高度大约在2.5米左右,宽度在2米左右,与史料记载基本相符。这无疑是一重大发现,如果当年建文皇帝出逃,很可能就通过这个地道逃出皇宫的。可是这一个地道是否能通出皇宫当时并不知道。
3 逃亡海外
建文帝流亡海外的说法流传很广,说是建文帝在随从掩护下逃出皇宫后,到了东南沿海一带,并在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最后经泉州潜逃到了南洋一带。而历史上明成祖曾先后多次派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可能逃亡海外的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更明确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寻找建文帝为出使西洋的首要使命。另据史料记载,出使西洋的船队上有锦衣卫,有人推测这些人的使命就是寻查和追捕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
在印尼苏门达腊岛东海岸的某个岛上,发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偏僻小村落。这里世代居住着一群华人,他们只懂华语,不晓印尼话,多以捕鱼为生。并且一直保持着古老浓厚的华人习俗,特别奇怪的是在这里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这天,都要举行罕见而隆重的祭拜“皇爷”仪式,其中以焚烧龙船节目最为隆重。而这一天,正是建文帝当年的登基之日。在这一天,除了村中男女老少全出动外,也吸引了邻近小岛村民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盛典,场面极为壮观。而询问“皇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村里的人也都不知道。耐人寻味的是,这里的华人大多姓“洪”,而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为“洪武”。据说,他们很可能是建文帝及其随从们逃遁到印尼后,为了表示对故土的忠贞和怀念,也为了避免被朱棣派人追杀,而改称洪姓的。
建文帝真的在泉州开元寺当和尚,并最后逃到了海外吗?
至于建文帝的最后下落之谜,至少到目前为止,历史学家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