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最能掐会算的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刘伯温。其实还有一人,在这方面的本事不输刘伯温,甚至比刘伯温还要“专业”一些,此人名叫刘日新。
之所以说刘日新比刘伯温“专业”,主要因为他就是干这行的。没错,他是个相士。
刘日新所言必定成真,甚至能预测到历史的走向,这可是刘伯温都比不上的。
有一天朱元璋找来刘日新,问他:“你能算出自己活多久吗?”刘日新却回答:“就是今天。”
朱元璋为何没头没脑地问这么一句话?刘日新又为何如此回答?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一语成谶,结下善缘
众所周知,朱元璋早年曾经给人放牛,后来又跑进寺庙当和尚。最后和尚也吃不饱肚子了,只好投奔好友汤和,加入了红巾军。
事实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朱元璋就没什么远大抱负,只想着能吃饱穿暖,再娶个媳妇,生几个大胖小子。
后来朱元璋得到郭子兴的器重,郭子兴还将义女许配给朱元璋,帮他成家。此时的朱元璋可谓是事业、家庭双丰收,甭提有多满意了。
只可惜这好日子没持续多久,随着他屡立战功,开始遭到郭子兴的忌惮。加上几名义军统帅互相争权夺利,让朱元璋突然意识到,如果他长期和这群人混迹在一起,是没有前途的。
于是他找了个借口,离开郭子兴单干。他运气不错,在这一过程中“捡”到了不少猛将,比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
随着他的实力不断增强,他的理想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小富即安,他想成为一方诸侯。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遇到了刘日新。
当时他刚攻下一座城池,听说远近闻名的相士刘日新恰好就在城中。于是朱元璋派人将刘日新“请”到了自己的府上。当然,是用刀子请的。
刘日新见到朱元璋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众将领办庆功宴。朱元璋也不客气,直接让刘日新给在座的所有人看看面相。
刘日新仔细看完众人后,大惊失色。他告诉这些人,他们竟然全是富贵相,将来全都能封侯拜相。不是侯爵、就是公爵,最次也是个伯爵。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他们肯定不信。毕竟他们都是些出身低微之人,即便此时成了红巾军的将领,依然也只能算是小角色,没几个人认识他们。但是这刘日新名气太大了,他的话这些人不敢不信。
刘日新看了一圈,最后才轮到朱元璋。他看了半天,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朱元璋问道:“先生,我这面相可是有何不妥?”
刘日新急忙答道:“没有,绝对没有。我只是觉得阁下的面相很特别,多看了几眼。您将来会极富极贵,前途不可限量。”
朱元璋一听,不高兴了,他最讨厌这种含糊不清的说法。于是问道:“先生请说清楚,到底有多富?多贵?”
刘日新看了看周围,就是不说话。
朱元璋一看,不耐烦地说道:“你们这些相士就是麻烦,又是什么‘天机不可泄露’是吧?”
接着朱元璋就将其他人赶出了房间,只留下刘日新一个人。
刘日新这才张口:“所谓极富极贵,是这个意思。”说着他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九五”两个字。
朱元璋一看,心领神会。所谓“九五”,自然是九五之尊,也就是天子、皇帝。
朱元璋此时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皇帝,那可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此时他有了全新的人生目标,而且他相信自己能成功,因为这是“天意”。
等回过神来,朱元璋对着刘日新拜了一拜,说道:“先生,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定有重谢。”
此后,朱元璋克服千难万险,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又大败元军,最终建立了明朝,成为了那九五之尊。这一切都应验了刘日新当年的话。
为求避祸,云游四方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千头万绪,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忘了当初的承诺。直到有一次闲下来,和当初的那群“好兄弟”闲聊,回忆当初的艰难岁月,这才想起刘日新来。
朱元璋这人还算是信守承诺,他立刻派人去寻找刘日新。
好在刘日新在当时是个名人,知道他的行踪并不难。手下花了几个月时间就把人给带回来了。
朱元璋看到刘日新,立刻感激道:“先生,你当初说对了,朕真的当上九五之尊了。现在朕要兑现当年的承诺。想要当什么官,你直接说。”
刘日新笑着摇了摇头。
朱元璋又问道:“那你是要金银珠宝?想要多少?”
刘日新还是摇了摇头。
这下朱元璋纳闷了:“你不要钱财不要官,那你想要什么?”
刘日新说道:“陛下,臣散漫惯了,受不了做官的约束。至于钱财,那些都是身外之物,臣不需要。臣只希望能够随意游历四方,畅通无阻,不会受到官府、衙门的困扰。”
朱元璋闻言,称赞道:“先生不愧是世外高人,这觉悟就是不一样。这样吧,朕给你一件信物,准保你畅通无阻。”
朱元璋打开自己的御扇,拿起笔在上面写道:江南一老叟,腹内罗星斗。许朕作君王,果应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持此一握扇,横行天下走。
写罢,将扇子递给刘日新,就派人将他送出宫去。
刘日新之所以什么都不要,主要是他明白伴君如伴虎。无论是要官还是要银子,最后都会害了自己。他做相士这行的,最懂得趋利避害。事实上他此时已经看出,朱元璋身边那些功臣的结局不会太好。他自己又怎么会去趟这趟浑水呢?
此后十几年,刘日新拿着这把朱元璋亲笔题诗的御扇,在外面那是畅通无阻。各地官吏见了他都要好酒好菜招待。
好在刘日新这人不贪心,往往酒足饭饱后就离开了。他甚至还凭借自己方面的本事,配合这把御扇,做了几次“行侠仗义”的事情。
多算一卦,埋下祸端
刘日新长期四处游历,几年才回家一次。十几年后,当他再次回到家中,立刻交代妻儿:“你们赶快搬家,不要回来找我。”
在妻儿的苦苦相问下,刘日新才说出他算出自己大限将至。而且要他性命的是当今皇上,也就是朱元璋。
果然,就在其妻儿离开后不久,一队锦衣卫找上门来。
“刘先生,麻烦跟我们走一趟。咱们知道您的本事大,但是皇命难违,请不要让兄弟几个为难。”这锦衣卫显然知道刘日新的身份,因此说话还算客气。
刘日新倒也配合,跟着锦衣卫就走了。
那么刘日新到底做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针对远离朝堂的他呢?
答案是他为一个人相过面,这个人便是蓝玉。
蓝玉当时远征归来,恰好在半道上遇到了云游的刘日新。刘日新这种“活神仙”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蓝玉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刘日新其实是不情不愿的,毕竟他是不想和朝堂上的这些大臣有任何瓜葛,以免引火烧身。但是蓝玉位高权重,不是他可以招惹的。
他可以肯定,如果不答应蓝玉帮其相面,他根本活不过当天。
“先过了这关再说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刘日新自言自语道。
结果他帮蓝玉相完面后,脸色古怪起来。
蓝玉急忙问道:“先生,到底结果如何?”
刘日新告诉蓝玉:“将军,你马上就要封国公了。但是此后不久有一大劫,此劫无法躲避,必死无疑。至于要取你性命者……”说着,刘日新指了指上面。
蓝玉闻言,心里立刻咯噔一下。刘日新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要取他性命的正是当今皇上朱元璋。
蓝玉仗着自己屡立战功,而且又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于是做起事来肆无忌惮。很多事情其实已经触犯了大明律法。
以朱元璋的性格,要是知道了这些事情,必定不会轻饶他。说不定还会身首异处。
结果蓝玉回去后,果然如刘日新所言,被封为梁国公。不久后,靖宁侯叶昇受到胡惟庸案牵连,被处死。这叶昇乃是蓝玉的心腹,知道蓝玉不少秘密。现在他落到朱元璋手中,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了。
蓝玉不愿坐以待毙,加上刘日新当初说的话,他决定谋反。于是他开始暗中联络大臣,尤其是军中武将。
他没想到的是,他身边有锦衣卫的人。结果朱元璋先抢先一步,将蓝玉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蓝玉临死之前仰天长啸:“刘先生料事如神呀。”
事后朱元璋派人一查,知道了刘日新为蓝玉相面的事情。于是下旨将他抓了起来。
伴君如伴虎
朱元璋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尤其是经历了朝堂上的好几桩大案,早就练就了杀伐果断。他连当初的一帮“好兄弟”都不放过,又怎么会放过区区一个相士呢?
在他看来,刘日新已经对皇权造成了威胁。今天他能帮蓝玉相面,明天就能帮其他人相面。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杀红了眼,在他眼里,满朝文武都是敌人,迟早都会造反。为了以绝后患,刘日新这种可以预知未来的人留不到。
当他看到刘日新后,突然有了一种恶趣味的想法。他问刘日新:“先生算天算地,那么能算出自己能活多久吗?”
刘日新阅人无数,朱元璋啥想法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也懒得废话,直接答道:“就是今天。”
朱元璋原本还想戏弄一下刘日新的,听他这么一说,也没了兴致,直接下令将刘日新拖出去斩了。
都说伴君如伴虎,此时的朱元璋,哪里有半点当年知恩图报的影子?此时的他,已经成了皇权的木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稳固皇权。
蓝玉也罢,刘日新也罢,都是皇权的牺牲品罢了。
薄情寡义至此,难怪他去世后不久,就发生了叔侄相争的悲剧。都说权力是魔鬼,此话一点不假。
参考资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