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很多人都在挣扎着活下去,有一个叫胡海的人,他也在寻找活下去的方式。彼时默默无名的他,当然想不到,日后他会有何等的荣华富贵。

命运有时候会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给你一个意外的答案。

如果熟悉明史的人,应该知道胡海这个名字,他是赫赫有名的淮西二十四战将之一。

胡海的故事的开头,得回到朱元璋那儿,朱元璋投奔起义军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朱元璋遇到了郭子兴,彼时的朱元璋还是一个小人物,但是逐渐崭露头角。

郭子兴的队伍不断壮大,队伍之间的矛盾也日益严重,朱元璋有他自己的想法,于是在他的队伍中,他就留下了24人,然后去了定远。

这里面的24人里,就有胡海,对于朱元璋为什么选择了这24个人,我不知道。



根据《明史》的记载,最开始的胡海,曾经进入土豪赤塘王总管营,后来脱离了这支队伍,主动投奔了朱元璋,胡海也被授予了百户。

想必当时的胡海,有些地方打动了朱元璋,后来胡海跟随着朱元璋征战,也印证了朱元璋的军事眼光。

但是这都是后来的故事,当时的24人,加上朱元璋,就是前途未卜,茫茫乱世。

所幸,朱元璋是有运气在身上的,他用计收编了驴牌寨民兵3000人,这是真正意义上,隶属于朱元璋的队伍。

朱元璋的队伍一步步壮大,胡海也跟着朱元璋征战,他立下了军功,从百户变成了万户,朱元璋的地盘不断扩大,胡海也一次次立功。胡海的职位也在上升。

战争往往是残酷的,惨烈的胜利,总比惨烈的失败好得多。

胡海率军在龙江击败了陈友谅的队伍,夺取了潜山,攻克了安庆,胡海率领的队伍与陈友谅的大军交战八次,每次都大获全胜。

史料上的短短的记载,背后却是无数人以生命为代价,写就的胜利。

胡海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受了伤,他也不肯退却,胡海的这种作战精神,感染了队伍里的其他人,在他的带领下,他的队伍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

陈友谅作为朱元璋的强大对手,信心满满地攻打洪都,但是没想到,他率领的队伍围困洪都的计策失败了,当洪都解围,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正面对决也开始了。

那年的鄱阳湖上,鲜血染红了江面,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鄱阳湖之战,成了陈友谅的绝唱。

元末的乱世,朱元璋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了六公,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这里面的常茂,是因为他的父亲常遇春的军功而封公,其他的人,都是自己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个名单,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的。名单里没有胡海,此时的胡海,想必心里也是有所落寞吧。

但是没有关系,人生的成败得失都是一时的。

1381年,胡海跟随大军出征云南。在平定云南的战役中,胡海表现得有勇有谋,他与沐英一起攻打大理时,当时的敌军的防御部署也很顽强,出动全部的兵力扼守上关和下关。

面对着这种情况,定远侯王弼奔赴上关,沐英率领队伍奔赴下关,胡海有他自己的重任。胡海的任务是夜里四更攻打石门,抄小路渡河,并且绕道到点苍山后面,再通过爬树,顺着山崖而上,然后把旗帜立起来。

当我看《明史》这条史料的时候,一句很简短的记载,表达了很多东西。难以想象当时的胡海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把旗帜立起来,条件艰苦,而且危险。

富贵险中求,沐英的队伍看到旗帜立起来,就知道胡海成功了,这就变成了敌军慌乱了。沐英率军攻破关卡,王弼的队伍也赶到,前后夹攻,敌人溃不成军逃走了。

胡海在征战云南的战役中的表现,也让朱元璋意识到,应该给自己的老部下更多奖赏了。

1384年,胡海被封为东川侯,俸禄2500石,并且被赠予世券。

在《明太祖实录》里是这么写的:

“今平定云南,功益昭著,特尔封侯爵,使尔子孙世世承袭。兹与尔誓,若谋逆不宥,余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

1391年,胡海因为背疮发作而死,终年63岁。当胡海死的消息传到了朱元璋那儿,朱元璋停止上朝一天,并且派礼部官员前去祭祀。这也能看出来,胡海在朱元璋心里的位置。



其实胡海的一生,相比李善长,冯胜等人,胡海属于善终了,当胡惟庸案爆发后,有些人曾经跟随朱元璋征战,后来却被朱元璋猜忌,落得悲惨下场。这就是伴君如伴虎。君臣之间,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皇帝的一道圣旨,可能就是无数人头落地。

胡海的次子胡玉,就算他的父亲胡海有免死铁券,胡玉却还是因为牵连到蓝玉案而死。胡海的儿子可以免死一次是有前提的,那句“若谋逆不宥”,已经把前提写好了。

回看明初的这段历史,朱元璋给的所谓的免死券,有时候更像是催命符。

史料参考:《明史·胡海传》《明太祖实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