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孙德民,196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1985年高中毕业后参军,被分配到南京军区某摩步团。那时的部队生活,虽然艰苦,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记忆。
1993年初,我转业到徐州市工商银行营业部。那时的银行,还是铁窗钢栅,柜台高耸,每天要手写大量凭证。作为退伍军人,我被安排在汇兑窗口工作。
记得是1993年4月的一个上午,一位约莫六十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到我的窗口。她要给儿子汇款,每次都是整整500块钱。
"同志,麻烦给我儿子寄钱。"老太太从褪色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五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我按程序填写汇款单。收款人那一栏写着:陈国强,驻地某部医院。这个名字,让我心头一颤——可那时的我,并没有多想。
从那以后,老太太每月都会准时出现在我的窗口。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渐渐地,我发现她的身体越来越差,走路也越发吃力。但她始终坚持亲自来,从不假手他人。
1994年隆冬,一场大雪过后,老太太又来了。她的裤脚湿漉漉的,脸色苍白,但依然坚持完成汇款。我忍不住问:"大娘,您儿子是干什么的?"
"他是个军医。"老太太脸上泛起慈祥的笑容,"1985年参军的,现在在部队医院工作。"
这个时间点,让我心里一动。我突然想起,我的老连长陈国强,不就是1985年入伍,后来去了军医院吗?
往事如潮水般涌来。1986年春,我在一次演习中负伤,是连长陈国强连夜背我走了十公里山路,把我送到医院。那时他刚从军医大学进修回来,二话不说就主动申请调去边远艰苦地区。
"大娘,您儿子是不是曾经在南京军区某摩步团当过军医?"我颤抖着问。
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你认识我儿子?"
"我是他的老战友,当年他是我的连长......"
老太太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他现在还好吗?"
我这才知道,原来陈连长1990年主动申请去了西藏军区某部医院。因为高原地区条件艰苦,他一直不让母亲去探望,每月打电话也只说一切都好。
老太太告诉我,她知道儿子的工资不高,医院又经常救助边境牧民,常常自掏腰包买药。所以这些年,她一直靠做些手工活,每月省下500块钱寄给儿子。
"他从小就这样,总想着别人。"老太太擦着眼泪说,"我这个当妈的,能帮他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1995年春节前,我特意请了假,带着老太太去西藏看望陈连长。当我们到达医院时,他正在给一个牧民做手术。
等他从手术室出来,看到我们时愣住了。母子相见,没有电视里的夸张场面,只是紧紧相拥,泪水打湿了彼此的衣襟。
"妈,您怎么来了?这里条件这么艰苦......"
"是小孙带我来的,他在银行工作,每个月都是他给你汇款......"
陈连长这才明白过来,转身紧紧握住我的手:"老战友,谢谢你这些年照顾我母亲。"
看着眼前这对母子,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在部队的那些年,我们何尝不是让父母牵肠挂肚。但正是这些默默付出的父母,培养了一代代保家卫国的军人。
1996年,陈连长因长期在高原工作,积劳成疾,转业回到徐州。组织照顾他在市医院工作,可他却主动申请去了郊区医院。他说:"基层更需要我。"
如今已经是2023年,每次路过工行营业部,我都会想起那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
她早已过世,但那份母爱和战友情,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那个年代,有太多像陈连长母亲这样的父母,默默支持着自己在部队的儿女。
他们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最温暖的底色。而我们这些战友,就是彼此最好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