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顾岩松,1962年生于江苏徐州,1980年入伍,在南京军区某装甲部队服役。这个故事要从1992年说起,那时我已经转业到徐州市机械厂工作。
赵明亮是我在部队的老战友,我们是一个班的兄弟。他1979年入伍,比我早一年,我们在部队里共同服役了八年。1988年他选择继续留在部队,而我因为家中老父亲病重,选择了转业。
1992年初春,赵明亮突然找到我。那时他已经是连队的技术骨干,还评上了工程师。他支支吾吾地说:"老顾,我想请你帮个忙。"
原来他爱人小芳查出了重病,需要长期治疗。但他们刚分到的房子在军区大院,距离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些远。他想请我帮忙照看小芳,毕竟我家就在医院附近。
我一口答应下来。
小芳是个坚强的姑娘,从不因为自己的病情抱怨。每次化疗结束,她都会坚持自己走回病房,还总是笑着说:"等我好了,请你吃饺子。"
那时赵明亮因为部队任务繁重,一个月才能回来看一次小芳。
每次来,都带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看到小芳消瘦的脸庞,他总是强忍着泪水,转身去阳台抽烟。
临走前,他总会偷偷塞给我一些钱:"老顾,麻烦你了。"我每次都推辞,他就说:"你要是不收,我就没脸再让你帮忙了。"
1993年深秋,小芳的病情突然恶化。医生说可能撑不过年关,建议转院到上海治疗。赵明亮马上申请了探亲假,准备陪小芳去上海。
就在出发前一天,部队突然传来消息:边境发生紧急情况,赵明亮作为技术骨干必须立即返回。那天晚上,他在医院陪了小芳整整一夜。
临走时,他拉着我的手说:"老顾,就麻烦你送小芳去上海吧。等处理完这边的事,我马上就去。"
我和小芳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路上,她一直在翻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织的毛衣。"这是给明亮织的,"她微笑着说,"他总说部队的冬装不够暖和。"
到上海后,小芳的病情稍有好转。半个月后的一天,我接到部队的电话。赵明亮在执行任务时,为了保护战士,在一次设备故障中英勇牺牲了。
我怎么也想不到,他最后一次见到小芳,竟成了永别。更让我心碎的是,在整理他遗物时,发现了一封信,是他写给我的。
"老顾,等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了。我知道自己这次任务有多危险,但我必须去。小芳的事就拜托你了,她其实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我求你帮我照顾她最后一程,让她走得安详些......"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小芳临走时一直在织毛衣,她早就预感到什么。
三个月后,小芳也离开了。她走得很安详,嘴角带着微笑。
整理她遗物时,我发现了一封给赵明亮的信:"亲爱的,我知道你一定会为了战友牺牲自己。
我以你为荣。来世,我还要做你的妻子。"
如今,我每年都会去看望他们。在烈士陵园里,我种了一棵白玉兰,花开时节,像极了小芳的笑容。
人们常说,军人的担当和妻子的坚守是一个时代最动人的注脚。而我,只是这个时代里一个平凡的见证者,见证着一对军人夫妻用生命书写的誓言。
一位老战友说得好:时代造就了军人的担当,战友情谊见证了生死约定。我们能做的,就是永远记住他们,让这份感动代代相传。
那些年,我们正青春,一腔热血写忠诚。
今朝忆往事,泪眼望苍穹。
但愿来世再相逢,
战友情永不朽,
军魂永长存。